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瑞香狼毒"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动物实验探讨瑞香狼毒治疗RA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 第1期43卷 48-57页
作者:胡伊力格其 白小红 白梅荣 包文双 胡和珠拉 拉喜那木吉拉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研发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通辽028000 
为探讨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潜在机制,利用TCMSP、PubMed及TCMID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瑞香狼毒主要化学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Uniprot数据库获得瑞香狼毒治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瑞香狼毒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的危害分布调查
收藏 引用
《现代农业》2022年 第5期 64-67页
作者:刘思博 殷国梅 阿拉坦其其格 其格其 额日敦其木格 王晓栋 乌日娜 孟卫军 胡布钦 孟根其木格 华桂兰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1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西乌珠穆沁旗林业和草原工作站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026200 锡林郭勒市草原工作总站内蒙古锡林浩特026000 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局综合保障中心内蒙古伊金霍洛017200 西乌珠穆沁旗林业事业发展中心内蒙古西乌珠穆沁026200 通辽市草原工作站内蒙古通辽028000 
[目的]调查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种群的分布与危害特点,为区域防治毒害草提供本底数据。[方法]调查西乌珠穆沁旗瑞香狼毒的危害面积,同时选择代表性区域布设大样地,每个大样地间隔10 km以上,样地面积为1...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瑞香狼毒的CO_2超临界提取工艺及其杀螨活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 第3期23卷 40-42页
作者:陈梅 师光禄 李照会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北京农学院生物技术系北京102206 
利用二氧化碳(CO2)超临界萃取技术提取瑞香狼毒中触杀朱砂叶螨的有效成分并进行工艺优化,研究提取物的杀螨活性。通过对影响提取率的3个因素(压力、温度、时间)进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提取工艺。将优化工艺所得的提取物与传统提取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HPLC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瑞香狼毒中西瑞香素的含量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北中医药学报》2019年 第5期34卷 48-52页
作者:刘阳 卢年华 冯亭亭 李永民 张永鹏 张海霞 王岩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00 河北北方学院中医学院张家口075000 河北中医学院石家庄050200 
目的: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瑞香狼毒中西瑞香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瑞香狼毒的根为原料,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组别,采用超声提取法,选取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3因素,以瑞香狼毒中西瑞香素含量和干浸膏的得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回药瑞香狼毒最佳炮制的工艺研究
收藏 引用
《宁夏医学杂志》2011年 第12期33卷 1143-1145页
作者:周丽 王永明 宋玉霞 孙维红宁夏医科大学宁夏银川750004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银川750004 甘肃省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张掖734000 
目的优化回药瑞香狼毒的炮制工艺,考察影响瑞香狼毒炮制的因素。方法参照《宁夏中药炮制规范》重点考核醋炙工艺,对其进行多因素考察,设计正交实验,在此基础上参考文献中其它炮制工艺,进行横向比较。以炮制品中有效部位总黄酮含量为指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瑞香酮类似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 第7期35卷 1451-1457页
作者:谢瑞龙 宋越 杨新玲 汪梅子 凌云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北京100193 南京农业大学理学院南京210095 
瑞香狼毒中分离的天然产物(E)-1,5-二苯基-2-烯-1-戊酮(A)为先导,引入色酮片段设计合成了15个新型的瑞香酮类似物,其结构均经IR,1H NMR,13C NMR及元素分析或HRMS确证.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100!g/m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的杀菌活性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瑞香酮类似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有机化学》2010年 第12期30卷 1870-1875页
作者:杨绍祥 康铁牛 杨新玲 孙玉凤 芮昌辉 凌云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193 
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中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E)-1,5-二苯基-2-烯-1-戊酮(I)为先导,用不同的含氮杂环取代1-苯基,设计合成了8个未见报道的化合物,其结构均经过1H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研究
收藏 引用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 第4期49卷 871-878页
作者:周国萍 刘伟 金洪 陶科 侯太平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都6100643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6100643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6100643 
为了寻找具有潜在抗真菌活性的新型农用化学品,我们以瑞香狼毒中提取的二苯酮类似物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的酰胺类化合物,并进行了以下5种植物真菌的筛选: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玉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