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甩发"
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画皮》谈“甩发”功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4年 第2期15卷 39-42页
作者:刘方正 
戏曲“甩发”(亦称“水”、“梢子“)功,是老生、小生行当演员大多具备的技艺,时见于武生、净与旦角,但以小生范畴的“穷生”(又称“苦生”、“鞋皮生”等)用之较多,是“穷生”演员必须掌握的艺术手段之一。根据《聊斋志异》创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表演技巧三法
收藏 引用
《当代戏剧》1992年 第5期 47-50页
作者:张明良 马进强 
耍扇子技法我们常常看到戏曲表演中的一些人物,在许多场合,甚至隆冬季节,总是手执扇子,开合无常,不时扇舞。由此可见那扇子不是为了扇凉,而是有着更为特殊的用场。扇子,由导具而为程式,又由程式演变为一门艺术技巧。技巧源于生活,现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唱做俱佳一须生——记青年京剧演员于魁智的成长
收藏 引用
《瞭望》1989年 第52期 32-34页
作者:朱继功 
一部京剧艺术展史,也是一部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不断涌现、不断以自己的独创性艺术实践丰富着京剧艺术的历史。而今,随着文化生活需求的多样化,新的文艺形式的崛起,电视等新的传播技术的普及以及外来文化的拥进国门,京剧似被冷落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记豫剧优秀青年演员李树建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2年 第3期13卷 84-85页
作者:李学庭 
1961年出生的李树建,在坎坷的艺术道路上,已经跋涉了十五个年头。从豫西农村的业余剧团到县剧团;从县剧团到洛阳艺术学校,又到中国戏曲学院,又到他目前任团长的三门峡市豫剧团,留下了他注满汗水和心血的追求的轨迹。十余年来,全身心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中国戏曲艺术中的模糊性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2期14卷 80-82页
作者:张维扬 
本文较长,原题目为《试论中国戏曲艺术中的模糊性思维特征》,这里只选取了原稿的部分内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戏曲表演特殊的情感体验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3期14卷 28-31页
作者:王可愚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各种艺术门类:音乐、舞蹈、绘画、文学、戏剧等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都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这是宽泛的、广义上的体验,是艺术创作所共有的规律,只是各自按照自身的特点去完成。作为戏剧范畴中的话剧、戏曲等表演艺术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田蔓莎演《杀狗》
收藏 引用
《四川戏剧》1991年 第1期 41-43页
作者:邓琪 
就年轻人而言,田蔓莎是演出《杀狗》一剧的佼佼者。 1980年她进入重庆沙坪坝区川剧班学习,一年后开始排演《杀狗》。当时她也只有十六、七岁,只能是老师怎么教就怎么演,对人物性格思考不多。1987年,她考入四川省川剧学校成人中专班学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和《罗成》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3期14卷 35-37页
作者:朱福侠 
《罗成》一剧是我师父——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兰老先生的拿手好戏,早在五十年代就蜚声全国了。由于我自幼酷爱小生这一行当,特别是看了师父的《罗成叫关》一折后,罗成这一艺术形象,便深深刻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了。但由于自己从小学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翎功技法与翎子的选择、保管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2期14卷 41-44页
作者:刘方正 
翎子,是戏曲舞台通用的冠戴饰物之一。飘逸俊美,绚丽多姿,或动或静均给人美的享受,是无数前辈艺术家用心血和智慧精心创作的艺术品与艺术表演手段。为生、旦、净行多用。其功法分为两类:一为用翎(即“掏翎’,亦称“搬翎”);二为耍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文学创作的滞后现象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3年 第2期 44-45页
作者:王蕴明 
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会演,出现了象《承天太后》、《梁山恨》、《拜相记》、《青蛇传》、《雪宝公主》、《锦袍情》、《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新创作的优秀剧目,这批剧目不论在选材、立意、人物、舞台处理上都各有其新颖独到之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