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田野工作"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试论音乐艺术档案的种类与收集
收藏 引用
《音乐学习与研究》1996年 第2期 15-17页
作者:邢素华 
音乐艺术是人类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音乐艺术档案进行全面、完整和科学的收集,是实现其历史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根本保证。本文就音乐艺术遗产的传留方式、音乐艺术档案的种类和收集方法等问题试做初步探索,向读者请教。 一、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及其应用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年 第2期 5-14页
作者:杨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 
本文讨论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内容侧重于中小学音乐教育。文章先评述国际上相关理念和实践中的最新趋势,然后对照归纳中国的情况,指出国内高校的研究界中存在的欠缺以及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和实践与国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新音乐研究
收藏 引用
《当代音乐》2017年 第12期 97-99页
作者:问楚寒西安工程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对于中国新音乐的研究,除传统的史学方法之外,艺术人类学也是一种重要的思路。人类学中最重要的田野工作方法,有助于中国新音乐史料的全面搜集和合理的文化阐释。而古典进化论、历史特殊论、功能主义等学派的理论观点,则为中国新音乐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人类学视角看《广州故事》的成功之处
收藏 引用
《电视指南》2019年 第20期 54-55页
作者:田龙过 赵娜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2019年1月20日,《广州故事》登上央视,五集轻体量的纪录片中不仅渗透着广州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也孕发着广州人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一经播放,深受业界、观众好评。《广州故事》所呈现出的地域文化是人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棉古典舞重建对中国古典舞的启示
收藏 引用
《艺术广角》2020年 第3期 54-62页
作者:刘建 李伟楠北京舞蹈学院 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当代中国古典舞的建设发轫于中国戏曲和西方芭蕾,对于中国古人讲求的“左图右书”(历史图像与文献)没有太多的注意,因此,形成了今天“墙上芦苇”的状况,既不能在视觉直观中清晰地寻找到原型,也难以在文化深层引发思想与情感的共鸣。2015...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7位青年艺术家的读书生活|裴建陇
收藏 引用
《艺术品鉴》2021年 第4期 80-81页
作者:本刊编辑部不详 
艺术家简介:裴建陇,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在甘肃地区从事考古发掘和文物研究工作。曾参与甘谷毛家坪、礼县大堡子山、乌兹别克斯坦拉巴特等遗址的考古发掘。1.您喜欢读哪类书籍?社科类和小说类书籍较多。2.阅读的时间如何保障,您的阅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山海之间:唐山饮食的包容文化风格
收藏 引用
《餐饮世界》2022年 第11期 36-39页
作者:张祖群(文/图) 贺婷婷(文/图)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应用“田野工作参与观察和民族志”方法,聚焦于唐山,书写唐山饮食文化民族志,呈现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独特唐山文化风格。山海之间、开疆文化、胡汉交融奠定了唐山饮食文化的基础,在四重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包容独特的唐山饮食文化特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天真的学者--为《薪寂火传形往神存:杨殿斛音乐论文选集》所作序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1年 第4期 9-15页
作者:杨曦帆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杨殿斛(1968—2017)生前系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学术兴趣致力于“音乐人类学”研究。他出生成长在贵州,曾在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系任教并担任系主任一职,对于贵州音乐比较熟悉,他一生的田野工作基本上也都是和贵州有关。2017年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采风那些事儿
收藏 引用
《音乐时空》2015年 第9期 17-30页
作者:郭昕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中央音乐学院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与音乐艺术管理双料博导和云峰教授协助《音乐时空》策划公益性学术专栏“采风那些事儿”.邀请多位著名民族音乐学家讲述自己研究的艰辛历程与田野工作中的奇闻逸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实践中的真知——评《田野的回声:音乐人类学笔记》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4年 第9期27卷 114-115页
作者:吴珺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田野工作是研究民族民间音乐的基础,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那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地进行田野工作呢?著名音乐美学评论家萧梅老师在她的著述《田野的回声》中给了我们最为全面的回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