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电子送经"
3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纺织设备电子送经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年 第10期50卷 106-108页
作者:白静烟台职业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系山东烟台264670 
在纺织设备织造运行中,送经是织造的基础,随着纺织科技的不断发展,纺织设备的机速不断提升,保证纱线张力平稳、适应高转速织造是现代化织造设备对送经系统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纺织设备领域正处于设备更新换代、新旧产能更新的关键时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送经卷取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5年 第7期13卷 698-700页
作者:周骏彦 肖强 何勇 陈明 徐乃勇太平洋机电集团上海200050 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200051 中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上海200090 
电子送经卷取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品种适应范围广,操作方便等优点,已在高档织造机械中得到广泛应用。以16位MC68HC16Y1单片机为核心的电子控制系统是专门为高速织机的电子送经卷取系统而设计。此系统采用了交流伺服技术和CAN总线通信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模糊PID的DSP经编电子送经控制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机电一体化》2014年 第6期20卷 66-69页
作者:胡玉汞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电子系三明365001 
设计了一种新型经编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系统以DSP为主控制器。针对控制对象的不确定性,采用了自整定模糊PID控制算法,可实现PID参数的在线自整定。实践证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实时性好、响应快、稳定性高等优点,使经纱张力保持稳定,以满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织机电子送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 第6期20卷 63-66页
作者:徐惠钢 卢达 周平常熟理工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系江苏常熟215500 常熟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系江苏常熟215500 
国产织机多以机械式送经为主,难以满足高速化、高精度织造的要求。电子送经是以经纱的张力恒定为主要控制手段以实现成布纬密均匀的目标,这是提高织机档次的关键技术。织机的传动系统较复杂,各运动机构的相互影响较强,这给电子送经系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Modbus通信的电子送经控制方案研究
收藏 引用
《针织工业》2011年 第9期 22-24,71页
作者:吴永春黎明职业大学机电工程系福建泉州362000 
介绍了一种基于伺服驱动器Modbus通信协议的经编机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并提出关于CRC校验码计算和基于串行通信的伺服电机运行控制的梯形图程序设计。最后以具有6个经轴的经编机电子送经系统为例,计算分析PLC控制单元对6个伺服完成一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VR单片机的平绒织机电子送经控制系统
收藏 引用
《四川纺织科技》2003年 第4期 53-55页
作者:姚敏茹 林俊亭 万宏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48 西安工业学院机电学院陕西西安710032 
介绍了基于AVR90S44 33单片机的平绒织机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片梭织机电子送经减速装置的改造
收藏 引用
《洪都科技》2004年 第1期 10-13页
作者:王超珏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制造工程部 
论述了片梭织机送经机构中电子送经装置自动送经的工作原理和优点,以及对电子送经减速装置中蜗杆、蜗轮的设计改进及其效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速经编机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机电工程》2011年 第2期28卷 188-190,194页
作者:田宁波 袁嫣红 张建义 金犁浙江理工大学教育部现代纺织装备技术工程研发中心浙江杭州310018 
为了保证经编机在高速运转下送经量的恒定,运用当今经编机电子送经系统中最常见的送经原理,即利用反馈信号构建闭环控制系统,从而实现了同一送经量下以恒定线速度进行反馈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级精简机器指令(ARM)和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织机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 第2期15卷 179-181页
作者:戴国骏 高申勇 张翔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针对现阶段国内织机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的不足和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S-型张力传感器和32位工业控制ARM微处理器平台的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系统采用模糊自整定PID算法控制经纱张力,具体分析了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的原理以及它在电子送经控制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DSP的经编电子送经控制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 第1期20卷 15-17页
作者:胡玉汞西安工程大学 
分析了国内外经编机现有的送经控制系统,采用DSP(TMS320 LF2407 A)作为主控制器设计了新的控制系统,说明了该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案和软硬件构成.新的控制系统由张力传感器实时测得经纱的张力,与设定值比较得到一偏差,根据这个偏差,通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