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电影眼睛"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世界电影流派一览——电影眼睛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1991年 第9期 28-28页
作者:皇甫一川 
电影眼睛派是指二十年代初期的苏联,在以吉加·维尔托夫为领导的一批纪录电影工作者组成的电影理论和创作流派,其创作的影片虽然不多,但由于他们对电影蒙太奇手法作了最初的实验,并在理论上主张电影的纪录功能,而影响广泛和深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之音——浅析《柏林,大都市交响曲》的先锋艺术特色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23年 第17期 169-171页
作者:赖嘉祎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065 
二十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城市交响曲”电影是工业化与电影相遇的产物。《柏林,大都市交响曲》通常被认为是第一部“城市交响曲”电影,其先锋性艺术特色深受未来主义思想和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影响,开创了“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意化纪录片:《持摄影机的人》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5年 第21期 28-30页
作者:杨会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完成于1929年的《持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这部作品在19世纪20年代是一部极具实验色彩的先锋派作品。[1]整部作品以定格动画、快速运动、叠化、双屏等多种特效技术手段结合叙事结构倾导演之所有强调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纪录片创作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06年 第12期 20-21页
作者:王敏泉江苏省电视艺术家协会 
  作为一种概念内涵宽泛的电影形式,纪录片题材内容或形式没有特别限定.这种宽松给予了创作者一种自由思维和行动的空间.许多年来,纪录片编导者们以不同视角阐述了自己的纪录片观念,看似纷杂的观点背后有一点无可争议,那就是:纪录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监控“游魂”和数据库的“挪用者”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评论》2021年 第2期 95-97页
作者:苏涵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从“电影眼睛”到“监控之眼”:影像中的监控“游魂”2007年,作为版画艺术家而声名大噪的徐冰从美国返回国内,偶然在电视上对法制节目中公共摄像头的一瞥,激发了他的电影冲动。徐冰创作的《蜻蜓之眼》或许帮他走出了美术馆,他的实验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真理电影到真实电影:纪录观念的继承与革新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 第3期 93-96页
作者:王家东安阳师范学院 
20世纪60年代,法国人让·鲁什开创了真实电影电影流派。这样一个电影流派以街头随机采访技巧著称,使在场美学成为当代纪录片拍摄的主要方法。真实电影的实践一般被认为来自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导演维尔托夫的真理电影,其理论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尼斯印象》中超现实主义手法的运用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0年 第4期18卷 88-92页
作者:张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北京100024 
法国先锋派电影导演让·维果一生中只有四部作品,但其影片中表现出的社会批判、诗意精神,为影坛提供了另类探索经验。在纪录片领域,维果提出"纪录的观点",并在第一部作品《尼斯印象》中得以践行,片中超现实主义的隐喻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为纪录而疯狂 虽九死犹未悔——可与维尔托夫并驾齐驱的里芬斯塔尔
收藏 引用
《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08年 第12期 130-130页
作者:于淼东北师范大学电视艺术学吉林长春市130117 
尽管里芬斯塔尔因曾效力于纳粹德国被许多人从一般电影导演中区分开来,但是她的的确确为世界纪录片创作做出了非凡的作品并提供了珍贵详实的历史资料,在某种程度上说,里芬斯塔尔算是一位维尔托夫意义上的电影眼睛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