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画理"
20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山水写生中的“”与“意”
收藏 引用
《美术教育研究》2024年 第5期 40-42页
作者:曹福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 
山水写生是一种绘方式,也是家直面生活、阅读自然、感悟自然、表达个人胸襟的创作手段,是家身心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过程。山水写生离不开对自然变化规律、物象造型规律、空间结构规律、笔墨关系规律等的认识和解,要想更好地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寓春意于画理趣之中——与《清明上河图》“秋景说”及“四季景说”商榷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2期37卷 154-157页
作者:马新宇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333 
近年来关于《清明上河图》研究中颇有影响的是图中所表现季节的两种说法。“四季景说”以主观臆断把《清明上河图》列入“四季配”的表现形式,有悖于其正剧性质。“秋景说”视而不见北宋东京清明时节特有的枯绿交融与人们穿戴不一的景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理抉微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1998年 第2期 18-21页
作者:贾又福 
画理抉微贾又福在艺术上,我坚信:最大限度地深入生活,才能最大限度地远离生活、高于生活。远离,不是脱离,是超越;最大限度地深入传统,才能最大限度地跳出传统、发展传统。跳出,不是背叛,是血脉和精神的延嗣;最大限度地走出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在笔先”与“意到笔随”——谈朱光潜意言一致的画理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2年 第8期 52-54页
作者:宛小平安徽大学哲学系 
郑板桥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之辨,的确道出了艺术创作中的转瞬若失的妙味!不过,郑板桥还是补充一句"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意"有"有意"、"无意"之分,中国绘受老庄道家思想影响颇深,"无意"为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理先行——张伟民
收藏 引用
《中国刊》2020年 第3期 34-43页
作者:张伟民 
数十年的写生、创作,创作、写生,通过对具体对象的描绘来了解与掌握审美对象的物质形态,同时也是感悟自然灵性,寻找绘语汇的创作过程。这写生的过程是家对自然的体悟及人性润泽的过程,更是通过家的心性主动导引将物质转化为精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理通禅
收藏 引用
《中国花鸟2006年 第F6期 40-48,F0003页
作者:藏山 
王利群字义斋,号藏山,1961年11月生于浙江常山,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为义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义乌市书法艺术学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工虫家李宇绘艺术赏析巡礼《春风话宇录》之白水山人 呜虫雅趣——品读李宁绘艺术之画理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14年 第26期 114-115页
作者:郭晶 
李字长白山人,字宇石,号放山入。1965年出生于吉林省白山市,1988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院特聘家、吉林省艺术教育委员会事、宇石书院院长。浸绘艺术四十余载。通西绘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传统绘艺术中的画理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年 第7期 21-23页
作者:张明学广东肇庆学院美术系 
中国传统绘艺术与道家哲学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长期演变、发展中,道家思想发生着重要内在作用,通过探究"道"的观点在中国绘中的影响,进而探究中国传统绘画理法,揭示中国绘艺术中的哲,把握中国的精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中国中不合之处的合
收藏 引用
《美术》2022年 第8期656卷 138-139页
作者:吴上炜深圳大学艺术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本文借助对中国中不合之处的合性这一持论,梳了中国画理法中“合”、“不合”、“不合的合”的现象。通过分析中国法”从合乎科学之到合乎艺术之的变化过程,揭示中国家创作时所要处的客体、主体和本体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潜研习究画理 抒胸臆造意境——略析寇金清花鸟艺术
收藏 引用
《中国铁路文艺》2011年 第4期 80-81页
作者:杨学贵 
寇金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涉足坛,先后师从油家马宏道,国家姬佐秋,潜心研习,穷究画理。在写实,造型,笔墨程式中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近十余年来,金清专注于中国的创作,在遍察先贤中寻求自家笔墨语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