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留青竹刻"
5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建筑材料视角下常州留青竹刻的传承与创新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城市)》2024年 第4期 21-23页
作者:尤昕怡 赵慧宁南京工业大学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留青竹刻作为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观赏性。虽然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底蕴,但由于其与市民的日常生活缺少关联,也难逃逐渐没落的命运。在分析留青竹刻传承现状的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皓月观海 高士临风——白士风留青竹刻艺术
收藏 引用
《上海工艺美术》2024年 第1期 32-34页
作者:梁文杰不详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自古文人爱竹,更以竹比德,以竹明志。中国传统文化对竹的青睐,催生了留青竹刻这门极具文人气质的技艺。留青竹刻,即利用竹子表面的青皮雕刻纹饰,然后铲去纹饰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其始于唐代,至明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文化双创”引领高校非遗文创开发的理论逻辑和实践创新——以常州留青竹刻为例
收藏 引用
《江苏商论》2024年 第2期 108-112页
作者:陈良 武晏好 朱晓娟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常州213147 
“文化双创”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焕发活力的重要方针和有效途径。作为“文化双创”的资源库和主阵地,地方非遗与高校文创的结合将成为实践“文化双创”的必然选择和共赢之策。文章理顺了文化双创、地方非遗与高校文创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筠韵-常州留青竹刻的美学特色及其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宝玉石》2023年 第4期 34-41页
作者:姜楠 李耿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北京100083 
常州留青竹刻是中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杰出代表,其是在薄如蝉翼的竹青上进行雕刻,并铲去图像以外的竹青,露出部分竹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竹青与竹肌的色彩差异。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在走访多家著名留青竹刻工作室和艺术馆之后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透视留青竹刻中的空间表现
收藏 引用
《装饰》2014年 第8期 131-132页
作者:郭琳 黄启发江苏理工学院 
留青竹刻空间感的表现,大致需要注意以下三点:刻做的空间与绘画的空间保持一致、图与底的空间通过切刀的深浅来显示空间的距离、灰空间的处理可以采用很多刀法,处理形式多样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家族传承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研究——以常州徐氏留青竹刻为例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6年 第4期 128-129页
作者:邵晨霞 施茜江苏理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留青竹刻,顾名思义是将竹子青皮上所绘图案之外的皮铲掉,露出细丝般条纹的竹肌,并在下极薄一层的青皮之上做青筠五色的技法处理。王世襄在其编著的《竹刻》中介绍了五位全国顶尖的竹刻艺术家,其中常州占了四席。四席中最为著名的就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留青竹刻
收藏 引用
《收藏家》2023年 第5期 84-89页
作者:俞伽北京燕山出版社 
本文介绍了中国竹刻艺术的历史渊源,简要梳理了留青竹刻的发展脉络、代表人物、雕刻技法与工具等内容,并对留青竹刻这一近现代取得长足发展的竹刻门类的历史沿革与选材、制作进行初步探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扎根理论的“非遗”文创产品市场拓展影响因素研究--以常州留青竹刻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23年 第12期36卷 136-140页
作者:苏千 陈海宁 马丹 王宛婷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我国是古代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且沿袭不断。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非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传承乏力、创新不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解决“非遗”传播和发展难题,让其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庭竹森疏玉质寒,诗思禅心共君闲——中国书画在留青竹刻中的表现心得
收藏 引用
《装饰》2010年 第9期 110-111页
作者:郭琳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中国书画在留青竹刻中的表现如今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如何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关系,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留青竹刻独有的材质特点,留青竹刻物品的性质特色,留青竹刻内容与书画的气韵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刀笔氤氲——徐秉方谈留青竹刻创作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1年 第8期 110-115页
作者:林岩 阴澍雨 徐秉方中国艺术研究院 不详 
在众多的工艺美术门类中,留青竹刻历史久远,很早就形成了独立的体系。由于竹刻作品大都为笔筒、臂搁、折扇等文房雅玩.自然地与文人生活、文人空间相联系,反映出高雅、清逸的审美意趣.竹刻艺术家们的身份也随之沾染了更多的文人属性,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