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白光干涉仪"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白光干涉仪中多波长值的优化选择
收藏 引用
《量子电子学报》2001年 第4期18卷 293-296页
作者:谢建平 张晓世 吴为民 许立新 吴云霞 孙晓红 明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合肥230026 
本文分析了白光干涉仪中多波长值的选择对条纹可见度尤其是对零级条纹附近可见度的影响,给出了使用相干长度都较短的两个和三个波长组成的光源情况下波长值优化选择的原则及其数值模拟的例子.本文的结果可用于白光干涉仪的优化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垂直扫描白光干涉仪用柔性铰链的设计及应用
收藏 引用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3年 第3期 71-73页
作者:徐丽平 崔长彩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福建厦门361021 黎明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根据垂直扫描白光干涉仪的结构参数,设计了其系统中微位移定位机构的柔性铰链,并应用Ansys对其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柔性铰链的性能能够满足垂直扫描白光干涉仪的工作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光纤型白光干涉仪光程差的超分辨率识别
收藏 引用
《宇航计测技术》2023年 第3期43卷 72-77页
作者:侯成城 郑光金 尚福洲 高业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国防科技工业光电子一级计量站青岛266000 
提出了一种白光干涉仪干涉信号超分辨率识别的方法。白光干涉信号之间的光程差小于相干长度(通常为50μm)时会发生叠加,叠加导致信号形状发生畸变无法区分。首先从理论研究推导出重叠引起的干涉信号面积变化大小与光程差之间的关系,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光扫描干涉仪用于保偏光纤偏振耦合检测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 第3期36卷 305-308页
作者:张红霞 张以谟 贾大功 唐峰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300072 
采用白光扫描干涉法,利用Michelson干涉仪中移动臂的移动补偿保偏光纤中产生的光程差,从而实现对保偏光纤绕组中偏振耦合点的耦合强度及空间位置分布的有效检测。分析了白光干涉仪的原理、结构以及干涉条纹特点,进行了保偏光纤环的扫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白光扫描干涉仪的研究
收藏 引用
《光学精密工程》2004年 第6期12卷 560-565页
作者:张以谟 井文才 张红霞 李海峰 李朝辉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电子技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 
研究并设计实现了微形貌测量白光扫描干涉仪系统和光纤偏振耦合点监测白光扫描干涉仪系统。前者采用Mirau相移干涉形式,用压电陶瓷传感器PZT作移项器,主要用于微形貌测量,精度可达nm量级。后者采用光路补偿白光Michelson干涉形式,用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型白光干涉网络结构及其耦合器参数优化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3年 第8期34卷 -页
作者:李松 Ferhati Mokhtar 张拓 苑立波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多路复用能力,基于低相干光纤传感技术,采用非平衡的Mach-Zenhnder干涉仪的结构,设计了2种新型光纤白光干涉多路复用网络,并针对结构提出了耦合器参数优化公式.通过仿真对2种网络结构的复用能力进行分析,最后进行了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多路干涉光纤维温压传感器的设计与分析
收藏 引用
《压电与声光》2002年 第4期24卷 264-267页
作者:范忠奇 李田泽 张新慧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淄博255012 
使用一个带步进延迟线的沃拉斯顿棱镜的电扫描和一个 CCD阵列作为一个译码单元 ,设计了一个译码干涉系统与带非零组差的温度补偿压力传感器 ,并对温度补偿法以及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精密齿轮角度偏差的智能视觉校对仿真
收藏 引用
《计算机仿真》2021年 第1期38卷 366-370页
作者:刘兴 李珂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广州510000 
传统方法在进行齿轮角度偏差校对时,未构建齿轮三维重建模型,存在高精密齿轮角度校对准确率较低、校对时间过长问题。提出高精密齿轮角度偏差的智能视觉校对仿真方法,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通过白光干涉仪提取高精密齿轮实际齿面轮廓角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数字化扫描干涉仪用于保偏光纤偏振耦合检测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 第z2期35卷 151-页
作者:张以谟 唐峰 张红霞 贾大功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首先简要介绍了保偏光纤及其主要参数:模式耦合系数、拍长、偏振消光比和偏振串音等,并给出这些参数的定义和表达式;评价保偏光纤性能的拍长、模式耦合系数、偏振串音等参数也都与偏振耦合相关.讨论了偏振耦合测试技术,对成功应用于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