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白话新诗"
3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挣不断的纽带——简论白话新诗对古代诗歌艺术的“破”与“立”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年 第8期 36-37页
作者:余荣虎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白话新诗与古代诗歌的关系是既有所破除,又有所继承的关系,即有"破"又"立"。白话新诗对古代诗歌的"破"主要是在诗歌的形式要素方面,如结构、语言、用韵,诗歌形式的不同决定了表达方式的差异,但是,白话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诗面对的问题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9年 第3期 44-49页
作者:郑敏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五四"运动后,白话新诗成为汉浯诗歌的主流,作为汉语文学的新生事物,它虽然受到青年及教育界诗歌爱好者的普遍关注,但由于它本身的艺术要求特别高,在脱下华贵典雅的古典汉语诗的华服后,很难立即找到适合自己的白话服饰,所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白话文百人百论”十五 白话文百人百论之闻一多、朱湘、戴望舒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论坛》2023年 第3期 242-256页
作者:李春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闻一多白话文运动之缘起,是少年胡适和几位留美公费生之间的争论,胡适不信白话不能作诗,于是有了《尝试集》的问世,白话新诗这个新名堂宣告诞生。短短几年内,周作人《小河》、宗白华《流云小诗》、康白情《草儿》、俞平伯《冬夜》、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诗创作论“形象”说流变轨迹初探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 第5期 137-142页
作者:赵心宪西南师范大学 
新诗创作论的形象说从胡适“五四”新诗运动偏激求新反旧开始 ,到新时期初期较为冷静的艺术化写作诗论建设为止 ,其间跨度 80余年 ,其流变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但革命式的偏颇与丰富的写作经验的艺术化理论建构 ,却是可以清楚辨析的两个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意志化之路上的梁宗岱诗歌与诗论
收藏 引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 第3期 193-205页
作者: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4 
今天我们讨论梁宗岱的诗歌与诗学贡献,大都离不开“中西交融”的基本判断,这固然符合了梁宗岱本人的艺术履历与诗学趣味,但问题在于,当对初期白话新诗的不满已经成为了20年代以后中国诗坛的一种主流话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女神》与民歌——纪念《女神》出版七十周年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2年 第5期 83-92页
作者:黄泽佩 
郭沫若的《女神》和鲁迅的《呐喊》所收的作品,都是在本世纪初创作并结集出版的.前者是白话新诗,后者是白话新小说,都强烈而深刻地反映了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从那时到现在,已有70年左右的历史了.70年来,除了偏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跟着时代超越诗坛——试论朱自清新诗的思想艺术成就
收藏 引用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3期20卷 59-64,95页
作者:邓必铨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的著名散文家,也是一位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从1919年2月创作《睡罢,小小的人》开始,到1946年写作《挽闻一多》止,朱自清共发表新诗50余首。这些诗主要写于1926年前的六七年时间内,大都收集在《雪朝》(与郑振铎等7人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诗辩护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06年 第1期 189-192页
作者:王富仁汕头大学文学院 
从胡适在美国试验现代白话新诗,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新诗已经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文体形式。不仅在大陆,即使在台湾、香港和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中,新诗也已经蔚成风气。成为一个不移的文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诗歌审美符号的风格特征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1994年 第1期 3-6页
作者:周晓风 
艺术风格的概念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作家独创性的标志,同时也是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审美符号形态特征的表现,而且是最高和最重要的表现。因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早期新诗探索的四川氛围与地方路径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0年 第11期 6-19页
作者:李怡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乐山师范学院郭沫若研究中心 
1923年6月3日,闻一多在《创造周报》第4号上激情赞叹道:"若讲新诗,郭沫若君底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1)此时此刻,《女神》已经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