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盛和煜"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盛和煜挺鬼的——喜观黄梅戏《小乔初嫁》
收藏 引用
《黄梅戏艺术》2022年 第4期 18-19页
作者:沈虹光不详 
这是一出三国戏,却把家喻户晓的王小六也写进来。王小六为什么家喻户晓呢?因为《打豆腐》,民间小夫妻的日常生活,打打闹闹甜甜蜜蜜,音乐也活泼可爱,小孩子都会唱,就家喻户晓了。安徽方言“六”念“漏”,王小六就是王小“漏”,一说王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秋水文章不染尘——盛和煜戏曲创作撷英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09年 第3期 277-288页
作者:曲志燕 付玉红 李美妮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 
盛和煜,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用他的话说,他种过田、做过工、打过仗。现在的身份是国家一级编剧、湖南广电集团大片办主任、湖南卫视电视剧中心艺术总监。盛和煜这个名字第一次蜚声剧坛源于他的处女作歌剧《现在的年轻人》,当年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历史剧创作:一种艺术思维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1993年 第7期 12-15,69页
作者:安葵 
新时期以来,历史剧创作佳作迭出,色彩斑斓。有的作品使人激动不已,有的引起深刻的思考,也有的引起热烈的争论。近两年争论最大的大概要算盛和煜的《山鬼》和魏明伦的《夕照祁山》。对这两部作品的各种不同评价都有自己的道理,但这次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在探索中呼唤观众——《节妇吟》《山鬼》观后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89年 第1期 8-10页
作者:安志强 
戏曲艺术在探索中前进。这里面,题材的开掘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它不仅可以为表演艺术的创新提供表现的蓝本,重要的是,题材的广泛深入开掘,可以而且正在改变传统戏曲的那种表现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孝节义的旧面目,提高戏曲的品位,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四处留心皆学问——记湘剧演员王永光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0年 第11期 30-33页
作者:笑蓓 
1988年冬,湖南省湘剧院进京演《山鬼》,适逢我在北京进修。首演那天,编剧盛和煜送来几张票:“到你们中央戏剧学院请几个同学看看。”我马上感到了他心中的那种不安。这个戏在长沙参加“洞庭之秋”艺术节时打得很响,一旦进京,心里却难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看《梦蝶》
收藏 引用
《艺海》2020年 第1期 18-20页
作者:杨小明衡阳市艺术研究所 
从湖南省祁剧团与衡阳市祁剧团联袂演出祁剧高腔《梦蝶》剧组来衡作“周末百姓剧场”开场特别献演之际,深切感受著名剧作家——“鬼才”盛和煜独具一格的戏曲剧本创作实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复兴 文学归位——20世纪中国戏曲文学之崛起
收藏 引用
《戏曲研究》2008年 第2期 339-342页
作者:谢柏梁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 
2008年5月23、24日,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全国首届戏曲编剧高峰论坛"在该院召开。魏明伦、陈亚先、盛和煜、周长赋、郑怀兴、罗怀臻等近20位剧作家以及来自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木炭
收藏 引用
《中国作家(纪实版)》2013年 第12期 140-187页
作者:曾绍祥 
武汉大学这里是武汉大学。武汉大学是一个好学校。且不说教学水准、师资力量、科研等级、文化氛围……单说这校园风景:春天,武汉的市民都涌到武大来看樱花:满树满丛,粉红烂漫,开满甬道。树下的人,一堆一堆的;人群里的太阳伞,红红绿绿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异与同
收藏 引用
《剧本》1994年 第12期 38-38页
作者:王肯 
异与同王肯艺术的衰退,源于精神的萎靡。而形式的腐旧,也会失去接受者,特别是年青的一群。此番参加曹禺戏剧文学奖的评奖,深感自己思维方式的停滞和单一,不能在运动变化中、在艺术的异同比较中,思考戏曲的发展问题。我写戏曲剧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文系师生座谈湘剧《山鬼》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89年 第1期10卷 40-40页
作者:曹毅 
参加首届中国戏剧节的湖南湘剧院《山鬼》剧组的主创人员,应我院戏文系之邀,来我院参加该剧的讨论会。朱文相副院长,戏文系主任周传家等人及戏文系全体学生与会,与编剧盛和煜、导演陶先露及部分剧组人员坦诚相见,热烈而诚恳地谈了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