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盛唐诗歌"
39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殷璠的兴象说
收藏 引用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1998年 第4X期18卷 7-11页
作者:戴建国 
盛唐人殷璠站在理论的前沿和高端,联系盛唐诗歌的实际创作成就,提出了兴象说,指出写物状景以取象,而作品所体现的艺术感染力还在象下的兴味或情趣或理致或意蕴上,呈现出丰富多端的兴象,致使清越、秀美、新奇诗作纷呈异彩,胜境叠出,而这...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浅议王维诗中的浪漫主义情结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4年 第1期 74-76页
作者:郑千里 丁薇安徽工程科技学院艺术设计系 
摩诘的诗中除有画外,还有乐理和禅趣,诗人的禅悟常常把精神的境界升华,为客观事物增加了更高一层的美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诗宋词:如何让你更亲切
收藏 引用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2007年 第10期 4-7页
作者:黄耀红 方西河 周玉林 陈玉 刘颂 徐婷岳阳楼区实验小学 岳阳楼区旭日小学 岳阳楼区洞庭湖小学 岳阳楼区东方红小学 
唐诗宋词,成长不能没有你不管是气象恢弘的初盛唐诗歌,还是姿态横生的中晚唐诗歌;不管是北宋的旧曲新声,还是南宋的乱世词心,它们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两颗最为璀璨夺目的明珠。唐诗宋词所达到的汉语言诗词艺术的高峰,空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盛唐气象的理论渊源
收藏 引用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4期21卷 24-28页
作者:刘怀荣青岛大学中文系 
唐诗研究中的盛唐气象概念,一般可上溯至宋代的严羽。但严羽所概括的盛唐诗的气象特征是“浑厚”,与个人用盛唐气象指称盛唐诗的艺术特征并不完全相同。这一概念内涵的确立,导源于殷“气来”、“情采”说,经唐宋明清学者的补充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严羽诗禅说析辨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1980年 第7期12卷 59-65页
作者:郁沅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传入中国,在六朝的宋、梁二代尤为昌盛。至唐,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其中最重要的有华严宗、法相宗、天台宗与禅宗,此后尤以禅宗势力为大。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最初见诸建筑、雕塑与绘画,继而进入诗歌领域。谢灵运在当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宋词名作选》前言
收藏 引用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 第2期11卷 1-4页
作者:黄瑞云 
盛唐诗歌达到了中国诗史上的极际,诗人们创造了大量瑰丽的篇章。但艺术总是不会停滞的,人们永远会有新的追求。唐诗虽好,但它脱离了音乐,大多不便于歌唱,中国的诗艺,开头总是和音乐联在一起的,到后来就脱离音乐,成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情必盛唐
收藏 引用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 第10期 86-87页
作者:包玉平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学 
中国古典诗歌自形成且被记录以来,上可追溯至发上古先声的《关雎》,直到现在,许多现代人士对古典诗歌仍笔耕不辍。其独特的光华在不同的时段,闪耀着不同的色泽。旷野之外,群山苍苍,在诗歌的山水中,那些来自盛唐的声音和情怀,是诗歌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唐诗情景交融的艺术分析
收藏 引用
《丝绸之路》2004年 第S2期 81-85页
作者:高人雄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盛唐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自觉的追求,以及盛唐诗情景交融的形态,说明盛唐诗歌即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不断趋于成熟,已确立了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并直接影响了中晚唐的诗歌创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子昂评价质疑
收藏 引用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 第2期18卷 58-65页
作者:秦绍培 
一初唐诗人陈子昂,在我国诗歌史上,一直被称为是唐代诗歌的革新者。他的朋友卢藏用就说他:“崛起江汉,虎视函夏。卓立千古,横制颓波,天下翕然,质文一变。”(《陈子昂文集序》)其后,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也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之涣《登鹳雀楼》:站在时代的高度
收藏 引用
《学语文》2016年 第6期 62-63页
作者:叶帮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借助实中有虚、虚实结合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境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这跟作者的精神、个性有关,也跟作者所处的时代有关。盛唐诗歌普遍在境界、气象上超越其他时代,王之涣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上,结合自己的个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