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直觉主义"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超现实主义对招贴广告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装饰》2002年 第11期 52-53页
作者:韩然汕头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汤浅政明动画中陌生化表现的内涵
收藏 引用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6期 76-80页
作者:左延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日本动画导演汤浅政明的作品具有十分显著的陌生化特质,对汤浅政明作品中晦涩的部分进行解读,是抵达其作品深刻内涵的有效路径。本文从汤浅政明作品的“虚假”感、角色的审丑、作品中的运动感三个难解的部分出发探索汤浅政明作品的内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们共同的流派”——“有机批评”与斯拉夫派艺术观比较
收藏 引用
《俄罗斯文艺》2005年 第2期 59-63页
作者:季明举 
А.格里高里耶夫(1822-1864)的'有机批评'是具有独特俄罗斯文化思维特征的,带有强烈浪漫主义个性的文艺、美学学说.这一批评学说的最基本涵义就是从鲜活的生命立场出发对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生命)、艺术审美(有机整合)以及审美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审美直觉的辩证理解——评卢卡契的“直接性” 理论
收藏 引用
《求索》1991年 第5期 96-101页
作者:黄力之 
直觉,或者说审美直觉,是西方现代美学和文艺学的一个中心范畴。对直觉的极端强调和崇尚,是现代主义艺术观念的重要表现。作为二十世纪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学家,卢卡契自然没有回避对审美直觉的研究。这对于我们批判地借鉴西方现代文艺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柏格森与中国现代美学
收藏 引用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 第4期 116-123页
作者:姚全兴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五四”时期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创造进化论东渐,对中国现代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很大。不少美学家、文艺家倡导艺术个性,强调艺术生命力的社会作用,以及创造杜等文艺团体宣扬艺术创造性和艺术的社会变革功能,都是接受柏格森美学思想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普鲁斯特到萨特
收藏 引用
《当代外国文学》1994年 第4期15卷 158-162页
作者:游云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马赛尔·普鲁斯特和让—保罗·萨特是法国当代文学史上两位最杰出的代表。一个成名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另一个享誉于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个是以其《追忆逝水年华》而蜚声文坛的小说巨匠,另一个是以其存在主义哲学和独特思想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欧洲现代派电影之现代哲学—神学渊源
收藏 引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3期38卷 114-119页
作者:林国淑上海师范大学数字传媒艺术中心上海200234 
用文本分析和历史解剖的方法,追溯欧洲现代派电影的哲学—神学渊源。以往在论述欧洲现代派电影时有意或无意地抛弃基督教传统是有悖于西方文化实情的;欧洲现代派电影的创作渊源可直接追溯到萨特的存在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新正统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虚静与狂热──中西创作前心理准备理论的比较
收藏 引用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 第1期17卷 77-83页
作者:张家梅 
虚静与狂热──中西创作前心理准备理论的比较张家梅作家是怎样进行创作的?柏拉图的回答是因为神助和凭借记忆。中国古代文论则把各人所秉赋的天地之气作为根源,有所谓“气之清浊”“浩然之气”等而导致作家创作个性的说法。因而,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寻找中国纯艺术精神的根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1988年 第1期 92-98页
作者:刘绍瑾暨南大学中文系 
在东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王国维被认为主要是以西方美学思想来建立其超功利的纯艺术理论的。然而,这就使我们不禁疑问:难道中国没有纯艺术精神的传统吗?王国维在接受康德、叔本华、席勒思想的同时,有没有不自觉地受到中国艺术精神的浸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柏格森的哲学观看艺术创作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09年 第12期 85-87页
作者:孙琦中国艺术研究院 
柏格森哲学观中的核心概念是"生命之流"与"绵延",他用其哲学思想探讨艺术创作,强调直觉和生命冲动的绵延与艺术创作动力和艺术作品形式较为贴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