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真实电影"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真实电影《小人国》观摩研讨会纪要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2010年 第1期 155-157页
作者:樊启鹏 管曦 
2009年11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影视传媒系和《电影艺术》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真实电影《小人国》观摩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王宜文教授和《电影艺术》主编吴冠平先生联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实电影与直接电影的异同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1991年 第6期 32-35页
作者:韩健文 
1895年,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长度不足一分钟的影片《工人离开工厂》成为电影的鼻祖。从这一分钟的纪录片开始,近百年来纪录片的巨大功能和价值越来越被人们首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纪录片制作者、电影研究者对纪录片的发展都有明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心灵与思想》谈“真实电影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1991年 第6期 44-48页
作者:郝彤 
《心灵与思想》是一部美国人民对越南战争进行回顾和反思的纪录影片。美国街头的男人、女人、老人和孩子,由于受美国当局的宣传,爆发出对战争的狂热;战争的发动者和即将成为的受害者;情绪的疯狂与安逸;城市的喧杂和乡村的恬静;强烈的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边界问题抑或边界不是问题再谈真实电影创作手法及其对当下中国纪录电影创作的现实意义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年 第5期 132-138页
作者:李勇 臧元春子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纪录片市场化浪潮下,纪录电影成为文化商品的"新宠"。经济效益的助力让纪录片摇身一变以"纪录电影"的形态活跃于大众视野。对纪录片而言,以电影的商业化方式进行运作固然能够带来极大利好,但也因此会使自身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漂移的边界:论后现代视域下的“真实电影
收藏 引用
《当代电影2021年 第7期 116-120页
作者:史馨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 
本文从20世纪60年代法文原版资料中溯源"真实电影"概念及其发展轨迹,发掘其理论源头"非游戏的游戏,谎言的真实真实电影"(维尔多夫)。借鉴原版文献厘清法国"真实电影"流派创始人让·鲁什、埃德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真实电影的非遗纪录片创作新思考
收藏 引用
《艺术教育》2024年 第12期 205-208页
作者:康睿雯 马立军陕西科技大学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历经数代人的传承而历久弥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作为一种媒介形式有力地推动着非遗的传承与传播。真实电影作为纪录片的一种形式,与非遗纪录片所要求的真实不谋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冈仁波齐》对真实电影的理解与误读
收藏 引用
《戏剧之家》2018年 第21期 67-69页
作者:彭婧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张扬的《冈仁波齐》历时一年,记录藏族的一行人沿川藏公路朝圣去往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的故事。全片顺叙这一路上发生的种种,颇有纪录片的影子,导演也确实希望还原朝圣路上藏民的生活琐事,来呈现宗教与生活的关联。《冈仁波齐》的拍摄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小人国》看真实电影中的编导渗透
收藏 引用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第5期28卷 34-37页
作者:崔醒群 程橙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张同道的《小人国》试图通过还原日常生活琐事来表现儿童社会的真实面貌。作为一部真实电影,《小人国》开创了人物与故事并重的纪实手法,对编导意识在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影片内容等方面的渗透方式作了有益尝试。亲切平缓的语气节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让·鲁什“真实电影”美学风格初探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17年 第7期 139-142页
作者:鲍曼华同济大学 
人类学纪录片大师让·鲁什是20世纪法国四大人类学国家级博士之一,1917年出生于一个法国中产阶级家庭。二战时期,他来到尼日尔架桥修路,并以记录的形式来做人类学研究。1958年,他拍摄了电影《我,一个黑人》,之后纪录片变成了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真理电影真实电影:纪录观念的继承与革新
收藏 引用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8年 第3期 93-96页
作者:王家东安阳师范学院 
20世纪60年代,法国人让·鲁什开创了真实电影电影流派。这样一个电影流派以街头随机采访技巧著称,使在场美学成为当代纪录片拍摄的主要方法。真实电影的实践一般被认为来自于20世纪20年代前苏联导演维尔托夫的真理电影,其理论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