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正在载入数据...
检索条件"主题词=真趣"
48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米芾书法艺术的美学特征
收藏 引用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 第3期 13-14页
作者:赵星莹深圳南山外国语(集团)科华学校广东深圳518000 
米芾的书法和书画理论在书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作用。他对书法有独特的看法和体会,其艺术美学特征值得研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翰墨古韵求真趣——张世荣的书法艺术
收藏 引用
《山西老年》2007年 第4期 46-47页
作者:钟晋玲 
读张世荣的书法作品,不由使人想起了陶渊明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张世荣的书法风格有一种古朴厚重的风貌,古朴中又透出淡淡的清逸和优雅,厚重中透出些许率和简约,让人久久玩味咀嚼,仿佛进入了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的“自由艺术”教育专业之“自由绘画”
收藏 引用
《上海艺术家》2015年 第4期 65-69页
作者:杨起 
绘画是一种至上的情感表达。在德国的"自由艺术"各大分类里,"自由绘画"(Freie Malerei)无疑是一个相当大的领域。绘画的启蒙阶段是随意和稚拙的。充满孩童的真趣。而绘画的"学乖"阶段,大凡是憋着气,鼓着劲地照葫芦画瓢。时而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克拉斯 家居新视界之一 解密“奢享”家居
收藏 引用
《优品》2011年 第1期 236-239页
作者: 
家,绝对的私属阵地,因为内涵而可成为无价瑰宝。而奢华家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占据着稀缺资源和上乘的艺术气质;在物质层面是经济能力的比拼,在精神层面更是品位和鉴赏力的角逐。当代的财智人群,具有国际视野与丰富阅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郑板桥画论的美学意义
收藏 引用
《惠州大学学报》2001年 第2期21卷 67-73页
作者:刘毅青惠州大学师范学院惠州516015 
郑板桥力主创新 ,反对拟古 ,摹古 ,强调气、神在艺术中的呈现 ,突出主体的创造力。他画论的主要美学思想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崇尚“气” ,“以造物为师” ;二、求“意” ,“会心得神” ;三、“胸无成竹” ,得“真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海岳名言》看米芾的书学思想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 第10期 136-137页
作者:冯亚君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米芾的书法思想散见于《书史》、《宝章待放录》、《评纸帖》、《砚史》、《画史》、《海岳名言》等,姜澄清先生曾说"宋人论书,更多的是题跋笔札,风气所在,几乎到了无文人不言书的地步,简直成了时髦,即使只言片语,往往也足以道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归路蝉声满溪谷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9年 第8期 98-99页
作者:曾繁桢江西赣州 
印度的七彩玛瑙,很硬,很脆,多是大块的料子。色彩丰富,挑选时,用水浇上,那些漂亮的料子更是显得深邃透明,闪着玻璃光泽,层次递现,惹人浮想联翩。像石封的七彩画卷,只待一点点去剥剔打开。初次接触,只好小小一块,试试手先。这块石头,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陶渊明田园诗的审美特性——一论陶渊明田园诗的个性特色
收藏 引用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 第2期8卷 52-55页
作者:刘济远 
从文学史的编写到报刊发表的评论文章,在谈到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时,历来几乎是众口一辞地指责诗人没有去直接描写当时农民的痛苦生活,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将其原因归结于诗人的阶级局限或历史局限。笔者从美学、心理学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性灵说”的回顾与反思
收藏 引用
《社科纵横》2009年 第11期24卷 68-71页
作者:梁讯 王红岩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深圳518060 
以杨万里、袁宏道、袁枚为主要代表的"性灵说"与中国传统价值体系有千丝万缕的渊源,既包含有对主体生命本原的探索,也包括内心情的感受和表现。它经过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既对于文坛的注重理学教化、模拟抄袭的流弊起到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茶俗拾
收藏 引用
《今日中国》1990年 第3期39卷 58-60,65页
作者:林亞順 鍾健 魯波 鄒勝祥 
古人云:“茶之為物,可以助詩興而雲山頓色,可以伏睡魔而天地忘形,可以倍清淡而萬象警寒,茶之功大矣。”飲茶既有一般飲料的作用,還可以攝取營養、保健和療疾成分,欣賞茶葉的詩情畫意,增加美的享受,陶冶人們的情操。而正領略茶的真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