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着角"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不同着角下爆炸成形弹丸对坦克发动机等效靶的毁伤效应
收藏 引用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21年 第2期41卷 130-136页
作者:柯源 刘彦 黄风雷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针对坦克发动机在爆炸成形弹丸(EFP)作用下的毁伤效应问题,对典型坦克发动机及其防护结构进行了结构等效设计,开展了不同着角下EFP对发动机等效靶的侵彻实验,并结合LS-DYNA软件分析了不同着角下EFP对防护板(钢质)的侵彻作用,获得了发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速和着角对硬目标侵彻过载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
收藏 引用
《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 第11期19卷 2607-2609页
作者:张志安 陈荷娟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利用数值仿真工具LS-DYNA3D,对整体侵彻弹侵彻有限厚混凝土靶板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速和着角对侵彻过载有很大影响,速越高,侵彻过载峰值越大;着角越小,过载曲线越平滑,过载峰值的出现也渐显规律。仿真实验结果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速和着角对水雷入水过载影响的数值仿真分析
收藏 引用
《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 第3期32卷 133-135页
作者:石汉成 蒋培 程锦房海军工程大学湖北武汉430033 
为了研究高速水雷入水时受到的过载情况,采用流固耦合仿真软件MSC-Dytran,对水雷击水问题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分别计算了不同入水情况下雷体指定部位的加速度响应随时间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水,雷冲击载荷随入水速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射流着角对其侵彻能力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年 第3期19卷 50-55页
作者:吕德业五二研究所 
采用试验和简化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射流着角对其侵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钢和玻璃钢二种不同质的材料,射流着角的影响也不同。前者,随着角的增大,射流的侵彻能力减少,而玻璃钢则相反。其原因是射流着角的影响不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头部形状和着角对弹丸碰击薄目标前冲过载系数仿真研究
收藏 引用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2年 第5期32卷 94-97,100页
作者:曹苏雅拉图 王雨时 王强 闻泉 王乃耀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0094 九江45信箱江西九江332008 
为了为引信惯性触发装置设计提供参考,利用LS-DYNA软件对头部不同形状的弹丸以不同着角碰击薄目标过程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到了头部不同形状的弹丸以不同着角碰击不同薄目标时的最大前冲过载系数。研究表明:弹丸前冲过载系数最大值并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弹道成型制导律设计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15年 第3期27卷 47-53页
作者:侯博 宋建梅 张春妍 黄岚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1 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针对飞行速度快速时变的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制导控制问题,应用最优控制原理,提出了一种考虑导弹速度快速变化的改进弹道成型制导律。采用超前滞后环节进行时变过载自动驾驶仪设计;基于最优控制理论推导了广义弹道成型制导律和扩展弹道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异型弹对有限厚土壤靶的侵彻规律研究
收藏 引用
《弹道学报》2018年 第2期30卷 60-66页
作者:张永亮 李永池 章杰 赵凯 叶中豹 马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安徽合肥230027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张家港215600 
为了研究异型弹运动姿态控制对其运动的稳定性和侵彻效果的影响,采用LS-DYNA3D软件,对不同着角及攻异型弹弹道轨迹的趋势和规律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侵彻着角越大,对异型弹的姿态俯仰的影响越小;大攻对异型弹姿态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头部形状半穿甲战斗部侵彻薄钢板数值模拟
收藏 引用
《弹箭与制导学报》2015年 第1期35卷 55-58页
作者:熊飞 石全 张成 刘锋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 
为研究头部形状对半穿甲战斗部侵彻性能的影响,运用ANSYS/LS-DYNA对不同头部形状半穿甲战斗部侵彻薄钢板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着角与攻对3种不同头部形状半穿甲战斗部剩余动能与弹体偏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侵彻时,卵头弹与尖头弹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立方形钨破片穿甲效应的数值模拟与试验
收藏 引用
《爆破器材》2017年 第5期46卷 23-28页
作者:彭军 袁宝慧 孙兴昀 程淑杰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为探寻立方形钨破片靶姿态对其穿甲效应的影响规律,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和战斗部地面静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破片以不同姿态正、斜撞击靶板时,破片的剩余速度、剩余动能和靶板损伤面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正撞击时,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