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社团建设"
6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社团建设与探索——以南京市第一中学“望星社”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年 第23期 72-75,F0002页
作者:臧锋 陈冉 蔡安宁南京市第一中学江苏南京 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 
地理社团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在弥补课堂教学不足、促进学生素养发展、体现学校特色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南京市第一中学地理社团“望星社”的活动课程纲要、活动指南、评价方案,都是围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社团建设问题
收藏 引用
《山东省团校学报(青少年研究)》2008年 第S1期 492-494页
作者:于晓楠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利用日益丰富的社会资源表达和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断推动民间社会的联合和组织化,社团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一种必然。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艺术社团建设和管理模式现状及对策
收藏 引用
《群文天地》2008年 第10期 97-98页
作者:曾婧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社团得到了蓬勃发展。在众多社团中,高校艺术类社团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它对普及高雅艺术、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起着积极的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加强艺术社团建设,助推高校艺术教育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5年 第2期28卷 268-269页
作者:刘爱春韩山师范学院广东潮州521041 
高校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多元的价值功能,是高等院校普及艺术教育、实施美育教育的优质方式。文章还着重探讨如何加强高校艺术社团建设,以期为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推进艺术教育繁荣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北京大学生管乐团20年建设发展 对高校社团建设的启示和思考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2012年 第6期 4-5页
作者:刘炳全首都师范大学团委 
1988年.清华大学托开了“冬令营”的序幕。1990年,艺术特长生首次被纳入高考范畴,1991年,北京大学生军乐用成立,直到今天北京大学生艺术团首都师范大学管乐团(简称北京大学生管乐团)成立20周年……这些事件的发生,无疑不在有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滋养人生 社团提升素质——卓同教育集团中小学社团建设初探
收藏 引用
《教育科学论坛》2016年 第8期 31-32页
作者:胡晓琴遂宁卓同教育集团艺术部四川遂宁629000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社团活动做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一、社团建设的重要意义 人生需要艺术,艺术滋养人生。学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新社团建设管理机制培育综合型中职人才
收藏 引用
《行政科学论坛》2022年 第10期9卷 46-49页
作者:王津浙江省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浙江潮州313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要求。中职学校积极响应号召,面向学生拓宽育人模式、改进活动方式、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以“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为育人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院校支教社团建设及运行研究——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
收藏 引用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C)》2020年 第4期 9-11,14页
作者:吴小春 宋立会 魏津 张东娜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61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24 河北美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700 新乐市长寿学区吴家庄小学河北石家庄050700 
艺术院校社团有效分析大学生支教和地域中小学专业教师供需现状,提出让更多学生参与活动,受益更多农村学校的建设思路。社团支教应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对接,在需求端做好服务,全方位深度参与农村基础教育,助力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廿恰风华:西泠印社社团建设发展综述
收藏 引用
《西泠艺丛》2023年 第9期 6-13页
作者:社团事务处社团事务处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几千年的岁月磨砺和积淀塑造了属于杭州的典型文化模式——精致、优雅、高深,但却不失平实、自然的趣味。在这日常人生与平实自然之中,涵具精神的润泽与人生的欣然,江南文化具有常新常存的魅力与历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校大学生社团建设探析
收藏 引用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 第5期19卷 74-77页
作者:夏心杰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6 
大学生社团是高校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课堂教育的延伸和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其思想性、识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其中,形成大学生展现和塑造自我的独特舞会,成为学校四人的有效途径,在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营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