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禅僧"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论禅学对诚斋诗歌艺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 第5期20卷 3-7页
作者:王琦珍 
杨万里的诗论与创作,明显地反映着禅学的深刻影响与渗透,这在当时就为人所注意了。葛天民《寄杨诚斋》一诗说:“参禅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泼泼”,并称赞他“赵州禅在口头边,渊明诗写胸中妙”。从某种意义上说,禅家观照与思维方式的影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宽容与共振——论日本小说《中阴之花》
收藏 引用
《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 第4期23卷 111-116页
作者:王奕红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文试通过对芥川奖获奖作品《中阴之花》的深入解读揭示该作品的主旨,并针对作者和主人公皆是禅僧的特殊性分析作品在内容、表现等方面的特色,同时就文本透视出的日本社会文化观从单元向多元、由固执向宽容的变迁倾向及文本表达的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以禅喻诗,莫此亲切”——禅与艺术在观念上的沟通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第3期27卷 25-30,99页
作者:董运庭 
本文认为,中国文化土壤中禅、艺合流的现象,有一个从双方对立、互渗到完全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从唐代开始,以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为中介,到两末时期基本沟通。从而不仅“扩展和丰富了中国人的心灵境界,也进一步拓宽和深化了中国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佛教禅宗对王维其人其诗的影响
收藏 引用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 第1期25卷 1-8页
作者:方守金 
艺术到了最高的阶段,是与宗教相联系的。——黑格尔一王维信佛,中晚年尤甚。《旧唐书·王维传》云:“维弟兄俱信佛,居食常蔬,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经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且喜碑赞先佛,广交禅僧,“在京师日饭十数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
收藏 引用
《日本研究》1994年 第2期 77-81页
作者:刘毅 窦重山辽宁大学 
“和敬清寂”与“禅茶一味”辽宁大学窦重山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夺葩。其产生、发展、定型的全过程,处处折射出中日文化交流的历史印痕,并与中国化的佛教宗派禅宗结下了不解之缘。最能体现茶道思想及审美意识的是"茶圣"千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雨竹风花悟禅机——法常的生平和绘画
收藏 引用
《艺术生活》2008年 第1期 66-67页
作者:潘培荣 
"所以雨竹风花,皆可为说禅者作解说的好材料,而对于绘画的态度,因与显密之宗,用作宗教崇拜者不同,可是木石花鸟,山云海月,直到人事百般实相,尽是悟禅者自己对照净镜和了悟对象的机缘,所以这时候佛教在方便的羁绊绘画以外,并迎合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宋畫在日本
收藏 引用
《紫禁城》1992年 第4期 45-47,39页
作者:劉曉路中国艺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 
南宋画传播到日本,始於镰仓初年,镰仓中晚期和室町初期达到鼎盛,室町中期后衰落。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自日本遣唐使终止(894年)后,中日文化交流中断,直到镰仓幕府建立前后(?)逐渐恢复。宋灭后,有大批宋遗民、遗僧东渡,民间贸易进一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性灵之美:自然、冲淡、率野——禅宗语录美学札记
收藏 引用
《当代修辞学》1994年 第2期 39-39页
作者:高长江 
禅宗作为中国化的佛教,对中国文化各个部门都产生了强烈影响,人生哲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其中,对于唐宋以来中国人的艺术审美观的发展影响甚大。禅宗语录以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貌及审美观念不仅影响着唐诗、宋词、话本,甚至就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