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禅味"
3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唐末五代书法审美意象观的转向及其“禅味”特色
收藏 引用
《五台山研究》2021年 第1期 39-44页
作者:庞晓菲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214122 
唐末五代因为禅宗"心性论"的崛起,导致了初盛唐"崇法尚神"的书法观念陷入了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书法意象由唐朝的森然法度向宋代的自由写意逐渐过渡。禅宗与书法也存在着广泛而深刻地联系,在"凝神观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贾平凹美文中的禅味
收藏 引用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 第2期25卷 64-66页
作者:何轩湖北大学人文学院 
论贾平凹美文中的禅味何轩一在当代屈指可数的美文大家中,贾平凹以其丰厚而隽美的精品在世纪末的散文园地里独秀一枝。贾平凹美文的独到韵味有别于90年代风行一时的余秋雨式的“文化苦旅”散文的苦味,也不同于而今从海外传回再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画中禅味
收藏 引用
《艺术界》1999年 第3期 84-85页
作者:夏阳 
崇尚自然美,注重学识修养,突出个性语言,以达到心亦俱全的境界,这话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早年钻研国画,曾得过这个奖那个奖,到了国外,却又潜心改油画,定居杭州,吴依软语,秀丽西湖,沿着当年白娘子与许仙幽会的苏堤白堤走,人突然变得轻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料知茶味同禅味 汲尽松风意未尽——中日茶禅文化浅谈
收藏 引用
《佛教文化》1995年 第6期 37-39页
作者:艾茶 
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民间对茶与佛教之间的因缘亦多有传说。茶与佛教的关系中当属与禅宗的关系为密切,笔者从中日两国历史的一些文献记载中撷出几片小叶来,浅谈一下中日两国的茶文化与禅之关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穿越时空的心灵契合——论张爱玲散文的禅味
收藏 引用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4期24卷 51-54页
作者:朱利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5 
张爱玲散文和中国式的佛教——禅宗有着某种心灵契合,主要表现在她的散文追求日常生活的诗意栖息与佛教推崇的平常心即道心相契合;注重写眼前之景与心中的感动,与禅宗的顿悟相契合;解甲归田式的自由抒写与禅定式的艺术思维相契合,因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摭议书法艺术中的智慧及禅修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6年 第22期 172-175页
作者:龙得胜山西省青年书协 
每一次书法活动均可以看作是一场证悟智慧的身心禅修。这种"尚意"的书写过程,更加注重书写者心性的自然流露,表现出超逸洒脱的艺术境界,与禅宗"一切本自心源"的旨趣天然契合,使书法具有了"禅味"。而书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红楼梦》与《悦心集》
收藏 引用
《红楼梦学刊》1992年 第2期 59-84页
作者:李哲良 
《红楼梦》是一部难解“其中味”的书,而最难理解的莫过于“禅味”。“禅在本质上是洞察人之生命的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讲,曹雪芹正是从禅者的角度来体验和揭示人生的真谛的。一部《红楼梦》,似乎可以说就是一部“以禅悦为味”的“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王安石的晚年禅诗
收藏 引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 第6期34卷 27-31页
作者:霍松林 张小丽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王安石晚年二次罢相、退隐钟山后,创作了大量禅诗。这些禅诗主要表现在以禅典入诗、以禅理入诗和以禅趣入诗三个方面。其中禅趣诗最能代表王安石禅诗的成就,具有取境小巧、造语精工,善用譬喻、问句及诗风清雅、诗味含蓄等独特艺术特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试探佛教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 第3期15卷 62-64页
作者:李春敏洛阳古代艺术馆河南洛阳471022 
从佛教的传入发展期、鼎盛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陈太一
收藏 引用
《艺术沙龙》2011年 第3期 106-119页
文讲文心,画讲况味。优秀的传统绘画里,传达出的禅味、文味、野味林林总总,况味无穷。原名陈佳仪。潮州人。曾于广州美术学院学习七年。现供职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