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离散化模型"
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感应电机低采样频率的磁链观测器离散化模型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工技术学报》2019年 第15期34卷 3136-3146页
作者:李杰 詹榕 宋文祥上海开放大学理工学院上海200433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 
针对在高速运行区域感应电机全阶磁链观测器的一阶欧拉离散化模型的不稳定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不同参考坐标系下的改进磁链观测器离散化模型。以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根据电机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方程与转子坐标系下的转子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离散化模型在挖坑植树机刀盘设计上的应用
收藏 引用
《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 第6期23卷 44-46页
作者:郑广平 纪东伟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提出了一种以土壤离散化为主的挖坑植树机刀盘的设计分析方法,并采用虚拟样机技术结合植树机的工作要求,针对现有刀具排土不畅的问题,建立起仿真试验模型,最后通过运动学仿真获得相关性能指标,其结果可为新型挖坑植树机的设计和制造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三相并网逆变器离散化模型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力电子技术》2012年 第11期46卷 4-6页
作者:黄天富 石新春 李鹏 孙玉巍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071003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实际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微机控制,因此有必要把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对象离散化。对三相并网逆变器离散化模型及其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同步旋转d,q坐标系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离散化模型,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连续系统的离散化模型的数字仿真
收藏 引用
《东北电力技术》1996年 第1期17卷 27-29页
作者:朱利民 肖增弘 甄凯东电燃烧中心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数字仿真是分析、设计和研究问题的强有力工具,普遍应用于电站培训和研究工作中。本文作者利用离散化模型近似代替电站大量的连续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同时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特别适用于处理病态程度较高的复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改进的感应电机离散化模型
收藏 引用
《电机与控制应用》2018年 第3期45卷 85-89页
作者:詹榕 李杰 宋文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上海200072 上海开放大学理工学院上海200433 
研究了一种基于不同坐标系下的离散化模型。根据电机静止坐标系下的定子方程与转子坐标系下的转子方程,以定子磁链和转子磁链为状态变量,设计离散化矩阵实现磁链信息的估计。混合离散模型的稳定性可由离散域稳定性定理保证,离散模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超静定储运装置仿真分析及结构优
收藏 引用
《包装学报》2025年 第1期17卷 40-46页
作者:付应海 唐文评 石勇 胡山 曹金舒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江苏南京211100 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株洲412007 
基于ANSYS Workbench建立了重型装备与储运装置的三维模型离散化模型、接触模型。以储存与起吊为典型工况,计算了超静定储运装置的刚度和强度状态;基于Mises屈服理论,对储运装置的强度进行评估;通过调整承载部位刚度,优了储运装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极点配置的直线电机运动控制器设计
收藏 引用
《微电机》2005年 第3期38卷 49-51页
作者:杨开明 叶佩青 尹文生清华大学精密系北京100084 
为了提高精密工作台的轨迹跟踪精度和动态响应性能,基于辨识出的控制对象离散化模型,利用极点配置方法设计精密工作台运动控制器的前馈环节和反馈环节,构成具有两自由度结构的精密工作台运动控制系统。通过实验,与PD+加速度前馈的控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Z源逆变器的STATCOM/BESS控制策略研究
收藏 引用
《电测与仪表》2016年 第20期53卷 37-43页
作者:赵桂清 王宁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将基于Z源逆变器的STATCOM与电池储能系统(BESS)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相结合,实现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同时补偿。针对传统电压源型逆变器效率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差且需加入死区等缺点,采用Z源逆变器STATCOM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综合运用CAXA、Pro/ENGINEER和ANSYS优设计齿轮
收藏 引用
《CAD/CAM与制造业信息2006年 第6期 48-49页
作者:王湘江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本文针对ANSYS软件计算分析能力强,建立齿轮模型困难的情况,采用CAXA软件绘制齿轮平面图,用Pro/ENGINEER软件生成三维立体模型,并通过IGES文件导入ANSYS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种伪噪声比特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现代电子技术》2009年 第5期32卷 75-77页
作者:韩春艳 徐宁 王光义滨州学院山东滨州2566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为了产生性能良好的伪噪声(PN)序列,提出了一种超混沌伪噪声比特序列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设计中利用一个新的连续超混沌系统作为PN序列的随机信号源,建立了连续系统的离散和量数学模型,在Simulink平台上借助于DSP Builder里的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