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秦淮"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娱人而娱己:中晚明秦淮乐妓的琴乐活动与社交生活
收藏 引用
《乐器》2025年 第3期 62-65页
作者:吴易欣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中晚明时的秦淮乐妓表现出一种“文人化”的倾向,在音乐上尤其对古琴艺术表现出浓厚兴趣。在乐妓的世界中,古琴不仅是一种陶冶情操、娱己内求的音乐艺术,更是一种有效的社交道具和身份象征,拥有重要的文化意涵,乐妓们的琴乐活动,也由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青楼传奇:秦淮记忆的晚清命运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07年 第2期 51-69页
作者:秦燕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在晚明文献特别是《板桥杂记》的描绘基础上,经有清文人迭相传唱,秦淮记忆已经凝结成为神话般的“青楼传奇”。时值晚清,由于社会文化生活变迁的特殊性,更使得这一香艳传说彰显出与前不同的特殊命运:明季秦淮流落在清季社会被越放越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瞥回眸五十春——秦淮戏改忆旧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9年 第1期15卷 4-10页
作者:梁冰江苏省剧协 
作者以亲身经历回顾了解放初前期江苏南京地区“戏改”情况,颇具史料价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谈昆曲与明代秦淮青楼女子
收藏 引用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S2期34卷 84-87页
作者:高菲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100086 
本文以昆曲与明代秦淮青楼女子为研究对象,从历史学、音乐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视角对昆曲与明代秦淮青楼女子之间的关联进行描述和研究,旨在通过研读明代文史资料、地方志、戏曲资料等的基础上,全方位展现明代江南青楼音乐文化的面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京内秦淮河西五华里滨河地段城市设计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2年 第2期 4-6页
作者: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信息项目地点:南京市秦淮区规划面积:22.7ha设计时间:2016.6—2018.11审批时间:2019.1项目负责人:韩冬青、刘华主要设计人员:孙菲、董亦楠、包宇喆、唐松、边疆、孙世浩、桂鹏、谭亮、葛欣、商琪然项目获奖: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晚明秦淮名妓与清初遗民文化——樊圻、吴宏《校书寇白门湄小影》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6年 第5期 122-129页
作者:黄阳兴深圳博物馆 
17世纪中叶,中国正处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变革与政治动荡之中。六朝古都金陵(今南京),这座中国历史上南方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此时作为朱明南都和东南交通枢纽,经济发达,文坛艺林人物荟萃。朝代更替,社会激烈动荡,饱经战乱,诸多明朝遗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秦淮新河滨水人文景观可持续化设计研究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2020年 第19期 150-152页
作者:孔祥炎 王玮南京林业大学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210037 
当今滨水景观的可持续性研究不仅仅局限在生态方面,人文方面的可持续更是当今景观设计的重点。城市滨水景观建设在国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景观趋同化也日益严重,千篇一律的滨水景观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并不能带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滨水景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秦淮人家》与电视剧的电视化
收藏 引用
《视听界》1991年 第2期 12-13页
作者:丁群江苏电视台 
我特别喜爱和推崇江苏电视台拍摄的《秦淮人家》,不仅是因为这部上百集的电视系列短剧已经为省内外的广大观众所赞许,并且已经为海外的电视台所选用;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拍摄这样的室内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十年动议 政协促成——吴敬梓秦淮水亭修复记
收藏 引用
《江苏政协》2004年 第9期 17-18页
作者:陈美林江苏省六届七届政协 
《儒林外史》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瑰宝,鲁迅认为它是具有"伟大"价值的作品。在这部杰出的作品中,前后近两个半世纪的历史中,许许多多的知识分子生活,都被作者作了生动形象的反映,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不多见。作者从他们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南京内秦淮河西五华里滨河地段城市设计
收藏 引用
《当代建筑》2021年 第1期 53-55页
作者:韩冬青 刘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十里秦淮"是南京的母亲河,与中华路构成南京城市起源发展的关键轴线。其沿河地段将成为南京市全域旅游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是老城南整体复兴的重要纽带。西五华里指"十里秦淮"的西半段。其现状河道狭窄,两岸用地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