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秧苗素质"
6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离子硅流体锌对寒地水稻秧苗素质和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方水稻》2025年 第1期55卷 20-26页
作者:曹嘉明 李红宇 张璐璐 潘龙 龙力刚 程运江 张志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北京市(甘南)双河农场黑龙江齐齐哈尔162100 
为探究硅锌配施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明确高产优质的硅锌优化管理措施,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3个硅肥水平下3个锌水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2处理水稻秧苗株高、根长差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8.0%、16.0%;A2处理地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育秧基质对太湖农区机插水稻南粳46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园艺与种苗》2025年 第1期45卷 101-102,105页
作者:凌学林 庄玮 李晓峰 杨晨晨 吴桂成昆山市巴城镇农村工作办公室江苏昆山215300 昆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昆山215300 
[目的]探索秸秆基质块在太湖农区大面积机插水稻适龄壮秧培育中的效果。[方法]以南粳46为供试材料,设计了秸秆基质块、商品基质、营养土3种育秧基质处理,系统比较了不同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南粳46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物降解秧盘及播种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2017年 第24期33卷 27-34页
作者:史鸿志 朱德峰 张玉屏 向镜 张义凯 朱从桦 武辉 陈惠哲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06 
为探明生物降解秧盘稀播育秧、带盘机插的生产适用性,以籼型杂交稻中浙优8号和籼粳型杂交稻甬优538为材料,普通平盘作对照,研究了生物降解秧盘不同播种量(30,50,70和90 g/盘)育秧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苗期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南方晚粳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2020年 第2期34卷 150-158页
作者:成臣 雷凯 程慧煌 王盛亮 朱博 卢占军 高冰可 王斌强 石庆华 曾勇军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双季稻现代化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南昌330045 赣南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九江农业科学院江西九江332101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江西九江332105 江西省高安市农业农村局江西宜春330800 
【目的】通过喷施多效唑来达到高产所需的足穗,解决南方晚粳稻有效穗数不足的问题。【方法】设计以品种为主区、多效唑浓度为副区的裂区试验。以镇稻11和甬优2640为晚粳稻材料,以晚籼稻H优518为对照;多效唑浓度(以有效成分计)分别设A1(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苗床土壤pH值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2004年 第4期19卷 45-46页
作者:全松华 汪永国 罗绍球 唐方兰沅陵县农业局湖南沅陵419600 
为了探讨水稻秧苗生长发育的最适土壤pH值范围 ,设计了苗床土壤不同pH值试验。结果表明 ,苗床土壤pH值为 5 .0时 ,秧苗百株干重大 ,带蘖率高 ,秧苗素质好 ,耐低温能力较强 。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杂交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因素研究初报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2001年 第2期16卷 31-32页
作者:徐光良 马荣荣 舒巧云 凌建刚 周华成 陈国 周红海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宁波315040 
试验设秧龄、播种量、激素、肥料、上水时期等 5个因素 ,每因素 3~ 6个水平不等 ,正交法设计。试验结果表明 ,激素对秧苗素质的影响最大 ,秧龄和播量有一定影响 ,肥料和上水时期影响不明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秧苗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水稻科学》2008年 第6期22卷 610-616页
作者:李刚华 李德安 宁加朝 黄庆宇 顾伟 杨从党 王绍华 凌启鸿 丁艳锋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 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农科站云南永胜674205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 
2007年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水稻特殊高产生态区,利用杂交籼稻组合协优107,设计了氮肥处理(10.3、20.7、31.0和41.4g/m2N)和秧苗密度处理(353、706、1059和1412苗/m2)双因子试验,旨在探讨施氮水平、秧苗密度和秧龄对超高产杂交籼稻秧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育秧方式和秧龄对南方晚粳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杂交水稻》2019年 第6期34卷 46-51页
作者:成臣 雷凯 吕伟生 黄曙华 周志辉 高冰可 王斌强 石庆华 曾勇军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 铜鼓县农业农村局江西宜春336200 九江农业科学院江西九江332101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江西南昌331717 
为探究南方晚粳稻最佳的育秧方式和秧龄,本试验是以秧龄为主区、育秧方式为副区,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秧龄设25 d(D1)和30 d(D2)2种,育秧方式设抛秧盘353孔塑盘育秧(M1)、抛秧盘434孔塑盘育秧(M2)、湿润育秧(M3)及机插秧盘育秧(M4)共4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亚铁含量复合基质对旱育秧苗素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 第2期43卷 93-95页
作者:张亚洁 魏星 王振省 阚莎 张丽娟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扬州225009 
以节水抗旱稻品种旱优8号为材料,设计添加不同质量的七水硫酸亚铁(Fe SO4·7H2O)组成不同的复合基质处理,研究其对旱育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亚铁量的复合基质培育的秧苗叶龄、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均较对照显著增加,...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江苏农机化》2003年 第2期 13-14页
作者:景启坚 薛艳凤 钱照才江苏省农机局科技处 
一、试验设计及测定项目 1.试验地点及土壤情况:试验于2002年9月在江宁铜山农机服务站院内进行,土壤PH=5~6,拌壮秧剂后PH=5.0。 2.试验设计:供试品种为镇稻6217,发芽率以90%计算,设431、554、739、924。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