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究天人之际"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风雪满头说玉峰——浅说周玉峰的书画艺术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24年 第1期 325-326,I0001-I0038页
作者:郭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有一个简括的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此话说的是历史书写。事实上,古人凡事心目中都有一个大坐标,人心总是在天地、历史的维度之中。特别从上古到唐之前,这种心理及表现可以说遍及所有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金石相映书刻相传——从中国国家博物馆近期金石展览谈起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2年 第1期 34-35页
作者:张彪中国艺术研究院 
我国历来注重修史,修史的意义除了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外,还有“纪功铭德”。关于修史、纪功、铭德,正如山东邹城铁山摩崖石刻《石颂》中的“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由此可见,欲将所修之史、所纪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少数民族音乐口述史的价值与功能
收藏 引用
《音乐天地》2023年 第1期 54-58页
作者:张佳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一、概述武汉大学臧艺兵教授曾评论“一般认为,1848年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家阿兰·内文斯(Allan Nevins)在哥伦比亚大学创立第一所口述历史研室并从事一系列研是口述史的开始。但实际上口述史同历史本身一样古老。”正如臧艺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漫议电视剧《司马迁》
收藏 引用
《中国电视》1998年 第1期 10-12页
作者:张德祥 李德琼 
漫议电视剧《司马迁》·张德祥李德琼·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了电视连续剧《司马迁》,共18集。无论长短,总算在电视剧的形式中看到了司马迁的艺术形象。也许因为笔者孤陋寡闻,这是笔者在艺术形式中第一次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史的性质、意义、方法(下)
收藏 引用
《当代美术家》2014年 第3期 34-37页
作者:曹意强 
你研历史不能光看文字记载,现在很简单,你要了解中国历史的真正样貌,靠司马迁解决问题吗?司马迁说,他的历史是充满矛盾的,为什么?司马迁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必须达到成一家之言,矛盾了。历史肯定是真实的情感写照。所以《史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自然·人文·画 读林存安山水画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03年 第5期 144-147页
作者:王祥 
[自然] 林存安先生是大别山人。他的画上有一枚看不见的闲章——儿时生活环境打下的深深的印记。大别山不奇险,淳朴苍茫,内含秀韵。清明前后,春风扇和,春雨潜润,漫山的杜鹃开得火红,山居前后的桐花粉紫相烘,偶尔在哪家的窗下会摆着大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序茶与咖啡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1991年 第6期 49-50页
作者:蓝鸿恩 
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曾经说过:“所有的文学,都不时地需要向外国学习。”就是这位伟大的诗人、文学家、学者,他曾用锐利的眼光,注视当时古老的东方的中国文学。他在一八七二年读了一部在中国并不怎么有名的小说《侠义风月传》(又名《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司马迁传记文学的命运哲理
收藏 引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3期22卷 1-5页
作者:陈兰村 
论司马迁传记文学的命运哲理陈兰村《史记》作为中国古代传记文学的典范,不仅在艺术上有卓越的创造,而且几乎在每一篇人物传记中都富有深厚的哲理意蕴,耐人寻味。其中对人物命运的哲理思考,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文与史之有益于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阅览《领导科学精华文丛》是您的卓越之见 馈赠《领导科学精华文丛》是您的高雅品位
收藏 引用
《领导科学》2012年 第1Z期 66-66页
《领导科学精华文丛》精选自2004年至2010年的《领导科学》杂志,共分7卷10本,包括《领导要览》、《领导方法》(上、下)、《领导艺术》(上、下)、《领导素养》、《用人之道》、《河之洲》、《小说缩写》(上、下),计560多万字。该套丛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史记》立言创意之崇高美
收藏 引用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年 第1期 58-58页
作者:郭永朝 刘晓清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史记》的文风,历代学者多有精辟之论,本文从司马迁的立言创意方面来谈其崇高美。司马迁从文学的角度公正地记述历史,他以他那崇高的审美理想和人格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著就了一部伟大的《太史公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