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空间"
10,96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博物馆空间的阈限性与社交潜能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 第3期 84-93页
作者:周术 乔纳森·黑尔烟台大学建筑学院 英国诺丁汉大学工程学院建筑与建成环境系 
在网络城市公共空间持续阈限和公共生活缺失的现实下,本文以阈限理论为框架,梳理了艺术博物馆从“时间阈限”到“空间阈限”的历史演化过程,及其分别在精神和身体层面的社交潜能。并以三个具有空间阈限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分析了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界限”与人物塑造——以洛特曼对果戈理小说中艺术空间的认识为例
收藏 引用
《学术研究》2024年 第4期 171-176页
作者:伍廖圆 康澄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在洛特曼文化空间理论中,“界限”是决定空间特征的主导性因素,它从整体上确定了空间模型的样貌和结构布局,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文本空间中人物的建构。界限的不可渗透性确立了人物类型特征,在果戈理作品中主要有两种确立形式:对戏剧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氛性的建筑摄影”——伯梅摄影理论中的空间、时间与情感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 第2期 29-39页
作者:王凡柯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比较文学系 
在摄影艺术中,始终不乏有关时间与空间互构关系的讨论。时间能够在摄影中呈现为某种空间结构(延伸或凝缩),空间艺术也能为主体的时间体验和情感氛围构设不同的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互构关系与摄影的感知美学息息相关,它们以匿名的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植物栽培装置方案与验证
收藏 引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4年 第4期56卷 158-164页
作者:唐永康 蔡旭哲 吴浩 吴志强 艾为党 沈韫赜 毛瑞鑫 胡清华 王隆基人因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100094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100094 
为满足空间植物培养的需求,基于空间微重力环境和平台资源约束,开展了根部水分和养分控制、栽培室大气环境控制、光环境控制等方面的空间植物栽培装置方案研究。研制了具有水分/养分供应、大气环境控制、光源、测量与控制、栽培室和根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的呼吸——记陶艺家吴昊宇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24年 第1期 120-121页
作者:王军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 
艺术是艺术家关于世界的体察,成熟的艺术家多有他们独到的世界观与系统的方法论。吴昊宇的艺术源于他对泥土与陶瓷的深度体认:泥土与生命的同构,陶瓷的纯粹性与永恒感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并且,他的艺术也延伸到设计与家具的空间,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论阮元“二论”中的空间意识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24年 第6期 203-204页
作者:杨沛沛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通过对阮元“二论”文本的分析,发现阮元书论当中对空间地理、书写材料关注甚多。这无疑牵涉出“书风—空间—媒材”的紧密联系。限于当时的眼界,阮元的理论有种种狭隘性。但学界不能忽视其重构书史的勇气、对抗惯性认知的意识和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叙事·结构·身体: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中空间失序的三重维度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24年 第13期 159-162页
作者:李冠骏 刘亚男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凤凰艺术学院山东潍坊262500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1430 
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作为导演刁亦男的第四部故事片,延续了他之前影片强烈的作者电影气质,借助现实与超现实交织的影像风格,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空间美学。失序作为打破常规的表意方式,通过断裂的叙事、重置的结构和多面的人性实现了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观:未来出行形态的嬗变
收藏 引用
《中国艺术》2024年 第2期 24-33页
作者:王昀 颜海 张玲燕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智造实验室 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业协同创新中心 
从传统交通模式到智能、可持续和多元化的出行方式,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技术浪潮的影响下,时间空间纠缠共生的汽车空间不断拓展与变化,汽车已经从交通载具转向第三空间。本文直面未来出行形态的大变革,以空间观念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色彩、空间与光——气氛现象学和美学视角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4年 第2期 20-28页
作者:杨光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气氛美学要探求的是一种人与世界的原初关系,这种关系展现为具身性的在世存在被某一特定空间的调性所定调和感染。伯梅的气氛美学回溯到亚里士多德和歌德的关于光和颜色的理论,并以现象学的方式重新描述了气氛性的光亮与色彩。从色彩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媒介的“红色地铁”:意识形态传播与公共空间争夺
收藏 引用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 第1期38卷 152-160页
作者:王松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387 
“红色地铁”将红色文化融入地铁空间,成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重要渠道。“红色地铁”通过嵌入式“看见”、直陈式“劝服”以及流动式“捕捉”使主流意识形态进入公众日常生活,即通过空间嵌入将主流意识形态置于公众视觉审视的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