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空间响应"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青藏高原湖泊与气候变化的GRA空间响应
收藏 引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 第3期31卷 158-163页
作者:邢宇 孙永军 李文庆 李瑜 付长亮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24 
利用地形图、MSS、TM、ETM和CBERS数据以及青藏高原气温和降水数据,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获取5期湖泊水体信息,时间跨度37年左右;然后,根据年份分别生成5期遥感数据的时相分布图,以此图层再分别控制生成全区的气温、降水差值镶嵌的变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区域协调视角下澳门城市发展的空间响应
收藏 引用
《现代城市研究》2012年 第3期27卷 99-104页
作者:滕熙 岳晓琴 黄雯 李爱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设计三所 
在城市发展中如何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协调是新时期城市发展规划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区域协调基础理论和内涵出发,对区域协调视角下的规划编制思路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澳门实际,从城市的角色定位、空间结构、交通基础设施和区域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的乡村公共空间响应特征研究——以西安白鹿原地区乡村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园林》2021年 第10期37卷 95-99页
作者:魏萍 蔺宝钢 张晓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西安71005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西安710055 
从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的视角来透视乡村公共空间特征的变化,选取近代以来社会治理结构演变特征明显的西安白鹿原地区乡村为典型案例,通过资料查阅、现场踏勘和深度访谈,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该区域乡村所衍生出的社会治理结构,并揭示出不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带一路”语境下滇中新区的使命抉择与空间响应
收藏 引用
《城市建筑》2017年 第16期14卷 56-59页
作者:简海云 林晓蓉 易娜 杨家本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四室 
随着"一带一路"上升为国家级重大战略,我国逐渐形成"沿海开放-沿江开放-内陆沿边开放"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滇中新区顺应"一带一路"战略要求,建构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空间响应与布局研究——以上海为例
收藏 引用
《区域经济评论》2014年 第1期 142-146页
作者: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 
当前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等级跨越期,城市发展仍主要表现为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型特征,相应的城市功能设计与空间配置主要是围绕两者展开。中心城区(中央智力区)—城市边缘区(完备城市功能的科技园区)—远郊(科学城),以此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城市收缩与空间响应
收藏 引用
《世界建筑》2024年 第11期 74-75页
作者:衣霄翔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研究所 
1研究背景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减缓、城镇化进入下半场,“收缩城市”进入我国学界视野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以2012年出版的《收缩的城市》为开端[1],以2015年发表的一系列综述类文章为标志[2-4],我国收缩城市研究正式拉开帷幕,成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东部暖温带刺槐花期空间格局的模拟与预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2013年 第12期33卷 3584-3593页
作者:徐琳 陈效逑 杜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模拟刺槐开花日期与气温之间的空间关系,对于揭示蜜源植物物候空间格局形成的生态机制和掌握养蜂生产的时宜,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利用中国东部暖温带26个站点1986—2005年的刺槐开花始期、盛期和末期数据,建立了基于日均温的多年平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制度缺陷及摩擦对空间效率的影响机制——以深圳市为例
收藏 引用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年 第6期38卷 58-62页
作者:刘成明 李贵才 陶卓霖 罗罡辉 刘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10087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广东深圳518055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深圳518034 
以深圳市企业代征地遗留用地演变过程为例,引入合约理论建立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分析框架,剖析渐进式的制度构建模式对空间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渐进式制度构建模式对空间效率的负面影响主要有3种机制。一是逐渐完善的制度引发的合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没有门的工作室 玻璃艺术家的居家工作室
收藏 引用
《室内设计与装修》2024年 第7期 148-149页
作者: coco(编译)NEUHÄUSL HUNAL 不详 
走入玻璃艺术家Vladimír Bachorík的居家工作室,类似玻璃砖的半透明轻隔间,随着弧线设计如同帘幕般轻盈,穿透阳光与视线,也散发些许实验室的科学工业感,似乎回应了艺术家投身玻璃创作的艺术生涯,以空间响应人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轨道交通影响下大城市边缘城镇发展模式研究--巴黎和天津的对比分析
收藏 引用
《城市规划》2017年 第1期41卷 40-44,88页
作者:王宇宁 运迎霞 高长宽天津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以轨道交通引导外围城镇的发展建设是诸多国际大城市构建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举措。基于轨道交通相对于传统交通方式更为剧烈的"时空收敛"特性、更为明显的"等级联系"特性和更为突出的"节点集聚"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