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空间实践"
5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社区化发展和空间实践——转化中组屋公共空间的启示
收藏 引用
《现代城市研究》2024年 第1期39卷 90-97页
作者:陈云凤 李玲玲 王才强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环境与设计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新加坡高密度组屋公共空间在不断转化中逐渐探索社区化发展和公共生活的激活,空间发展在空间实践中和更深层次的文化秩序相联系。文章梳理了新加坡组屋及其公共空间建设发展概况,分析组屋公共空间转化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实践,对转化过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间精神信仰影响下的传统村落空间实践研究——以湖南高椅村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外建筑》2024年 第6期 90-95页
作者:张嘉欣 冀昱雯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是各类民间精神信仰的重要表征,需要在空间实践与精神信仰的互动互馈中予以理解。通过对高椅村聚落空间实践的个案研究,以高椅村汉侗民族杂糅的精神信仰为切入点,从大量地方性田野考察中分析多元民间精神信仰对村落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流动建构:建筑社会学视野下的城市移动咖啡馆空间实践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外建筑》2024年 第3期 40-46页
作者:欧雄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凡益工作室 上海现境建筑设计事务所 
基于建筑社会学视野,对移动咖啡馆在当代流动社会中的空间实践进行探讨。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作为研究切入点,揭示流动社会中城市咖啡馆的商业模式、空间形式和文化特性转变,阐释移动咖啡馆的涌现原因与社会价值。研究发现,移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敦煌本宅经吉法布局的空间实践研究
收藏 引用
《创意与设计》2022年 第6期 62-70页
作者:江牧 陈蜜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敦煌本宅经中的阴阳、五姓、八卦宅布局法在分类方式、吉凶标准、实践流程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但3种布局法都具备“断属性—辨方位—布设施”的空间实践逻辑,既体现了追求人、宅契合的整体性原则,又体现了追求人、宅关联的差异化理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场景营造:社区营造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空间实践转向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6期 82-92页
作者:王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23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后工业社会转向推动了社区发展的美学化、消费化和治理化。以“人”营造为核心的社区营造已经难以满足超大城市的“场景”空间需求,需要注入空间实践的场景营造进行社会治理创新。场景营造从空间赋权导向的“意象”营造出发,强调通过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关系美学与友好空间——上海音乐厅音乐社区化空间实践
收藏 引用
《艺术管理(中英文)》2023年 第2期 135-142页
作者:王国伟 罗晓敏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40 
上海音乐厅承载着百年的建筑文化历史,拥有鲜明的音乐平台属性。近年来,上海音乐厅不断从多方面入手,以古典和国乐为底色,融入更多创新艺术活动,将其内部建筑和外部空间进一步“打开”。首先是从实体空间“破墙”切入,上海音乐厅基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近年来重庆城市电影的空间实践与文化表征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20年 第3期 29-33页
作者:逯春晓 孙丽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重庆具有两江环抱"半岛"的"山城"形态,整个渝中半岛被枇杷山——鹅岭山两座西南至东西走向的山脊线划分而立。渝中半岛作为巴蜀文化发源地,是最能体现重庆城市特色的"母城"。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开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空间重构与教育变革:二战后开放式学校的兴衰
收藏 引用
《比较教育研究》2024年 第7期46卷 102-111页
作者:钱晓菲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1121 
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构空间的尝试,开放式学校是20世纪60-70年代风靡一时的建筑设计,一度被视为教育变革的催化剂。重新考察开放式学校的兴衰历程,聚焦空间实践,研究发现,开放式学校宽松的空间结构在破除物理障碍的同时,塑造出普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代木刻的空间实践策略
收藏 引用
《美术学报》2021年 第3期 101-106页
作者:刘庆元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面对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化,当代中国的木刻实践习惯于向内挖掘本体范畴内的创作特征与可能,较少对社会生产及其对于艺术生产、个体创作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即以此为论述起点,着重论述了以空间生产为特征的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友好型社区的空间实践探索——以成都市玉林社区为例
收藏 引用
《建筑与文化》2022年 第3期 124-125页
作者:何宇新 赵春兰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寻求人居环境的改善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衡量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识。玉林社区作为成都上世纪90年代首个居住小区,一度以其朴实的功能主义布局、舒适的街巷空间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成为优良人居环境空间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