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竞赛与训练"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我国艺术体操个人成套动作艺术价值提升的路径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2年 第4期19卷 107-110页
作者:汪敏 张鹃 李灿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河南郑州450044 
依据艺术价值基本编排评分体系,对2010年艺术体操"全国冠军赛"成年个人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编排内容是艺术价值评分体系的核心要素,时空运用形式不均衡、器械动作陈旧化、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新周期规则的变化特点看国际艺术体操发展趋势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1年 第3期18卷 105-109页
作者:汪敏 杨雯 朱振楠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大连理工大学体育教研部辽宁大连116022 
分析了2009~2012年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预测当今国际艺术体操发展的新趋势,结果表明:规则的不断调整引导着艺术体操向着"技术化、艺术化、完美化、人文化、前沿化"的方向发展,难、美、准、新、险将成为艺术体操发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难度编排的不足与发展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5年 第4期22卷 111-115页
作者:汪敏 孙佳荷 吕铭亚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体育教学部辽宁阜新123000 
以2013—2016版国际艺术体操集体项目评分规则的结构特征为依据,对2014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集体全能前8名队伍的"3球2带"和"10棒"共计16套成套动作进行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难度编排的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规则视角下艺术体操难度体系结构特征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3年 第5期20卷 117-121页
作者:汪敏 吕铭亚 孙晓乔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根据FIG发布的新奥运周期2013—2016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依照评分规则的变化特点,逐一审视难度体系的身体难度、舞步组合、结合旋转和抛的动力性动作、器械熟练性4个基本组成部分,并顺其变化规律,前瞻国际艺术体操难度体系的发展态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2013年版国际评分规则看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动向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4年 第2期21卷 125-128页
作者:郭秀文 郭蕾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对1976—2013年以来由FIG正式出版的10个版本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柔韧类身体难度动作的取消使得身体难度动作分类更为合理,不仅便于裁判的评分和观众的理解,而且有利于项目的普及和发展;2)器械规定身体动作组的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的演变特征及其对我国艺术体操发展的启示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0年 第3期17卷 77-79页
作者:郭秀文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对1976年以来9个版本的国际艺术体操评分规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难度的发展和创新始终是艺术体操运动发展的主题,在创新难度动作时要以确保运动员身体不受伤害为原则;2)对于艺术体操运动来说,成套动作完成的高质量是艺术体操运动持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0终审版规则下艺术体操身体难度发展态势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0年 第9期17卷 79-82页
作者:龙春晓 胡凯 赵玉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62 
对2009~2012奥运周期2009版、2010终审版规则中的身体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终审版规则中"双GCO"与"超难身体技术"的出现大大提升了艺术体操身体难度的价值,导致该奥运周期成套身体技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技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动作的发展态势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5年 第1期22卷 109-112页
作者:祝文钢 周曰智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山东济南250102 山东体育学院教务处山东济南250102 
对近3年世界体操大赛的动作类型、动作难度、动作编排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每个项目都存在动作类型发展的非均衡性,每个项目动作的发展都展现出北京奥运周期的延续性和伦敦奥运周期的创新性;运动员对动作的选择价值倾向具有多元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动作发展动态分析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9年 第5期26卷 135-140页
作者:祝文钢 周曰智 张权 齐莹 韩吉凤山东体育学院体育艺术学院 
分析东京奥运周期日本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发展情况,结果表明:(1)自由体操:重视D组及以上高难度动作及其连接发展,注重“前空翻2周类”动作的发展,非技巧动作发展稳定。(2)鞍马:重视使用“反交叉起倒立动作”,弃用高难度“俄式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国竞走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安排的现状分析
收藏 引用
《体育学刊》2011年 第1期18卷 105-108页
作者:胡好 王传平 张英波 骆学锋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洛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对我国竞走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安排现状进行研究后认为:竞走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安排存在训练理念落后、内容单调、早期专项化、过量训练以及训练模式成人化等问题。建议:通过教练员能力培养、改变青少年教练员考核标准、改良三级训练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