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简帛"
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马王堆汉墓简帛文献所见“女子布”入药现象研究
收藏 引用
《民俗研究》2023年 第5期 93-100,159页
作者:赵诗琪 陈芳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北京100020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许多战国至汉代的医学简帛文献,其中《五十二病方》《养生方》等帛书中记录了一种特殊药物“女子布”。“女子布”是女性穿着的一种亵衣,专用于女子月事时吸收来潮时的经血。“女子布”转化成“药”,需经过燔烧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福建开放大学暨原味六人诗书交流展(二)
收藏 引用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24年 第2期 F0002-F0002页
福建开放大学副校长、博士、教授李正光《无题》释文:窗前三年明月光,今夜最令人断肠。遥知故乡桐花尽,湖光松影相映长。尺寸:130×60 cm创作心得:本件作品,抄录的是李正光先生撰写的一首七绝,以《无题》为名。看似《无题》,其实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轴心期视域中的简帛书法与隶变突破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19年 第11期 200-204页
作者:孟鸿声中国书协 山东省书协 
以楚简文字为例,从轴心期视域认知简帛文明中的隶变发端和书法艺术自觉。楚简书法并非俗体,它包含了各种字体的点划符号和结构形态,是轴心期文明觉醒中同步发生的原创经典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融渗简帛得古意 书到天成格自高——傅献忠的简帛书法作品谈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5年 第5期 98-103页
作者:熊灿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书法美术学院 
书法家傅献忠傅献忠,号一木,湖南浏阳人,毕业于湖南省轻工业专科学校艺术系。现为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杜甫江阁书画院秘书长。自幼爱好书画艺术,得名师指点,坚持学习,遍临秦汉碑帖,心追手摩,临池不懈。特别对汉简帛书情有独钟,废寝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隶渗简帛开生面 书到天成格自高——何昌贵隶书艺术赏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10年 第7期 105-107页
作者:陈友林 
人们常说:"书贵创新,字要好看。"但是,要想对文化底蕴深厚、诸法已备的传统书法有所创新和突破谈何容易?而能写出既为行家称道、又为大众叫好的书法新貌来,更是难上加难!而何昌贵先生即是这样一位功高艺精、推陈出新的书法名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妙造自然 不与人同——从简帛书法的艺术特征看毛国典书法的继承和创新
收藏 引用
《创作评谭》2017年 第3期 9-11页
作者:贺炜炜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近年来,江西南昌一项新考古发现——西汉海昏侯墓的挖掘,掀起了一股考古热。更可喜的是,该墓出土文物除青铜器、金银器、玉器外,还有五千余枚竹木简牍。作为20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简牍帛书提供的社会文化诸多方面的信息,使...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甲骨金石简帛文学源流》的贡献与缺失
收藏 引用
《山东图书馆季刊》2007年 第2期 117-118页
作者:范春义南京大学中文系江苏南京210093 
刘奉光教授所著《甲骨金石简帛文学源流》把文学书写载体作为划分文学研究对象的标准,具有首创意义,并针对对象特点,提供了相应的研究方法,但在传世文学研究范围的划分与具体的操作过程方面仍有完善空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新出简帛书与书法史重构的可能性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8年 第12期 6-63,插1-插2页
作者:张啸东 
  当代治简帛学者,每每言及简帛文献出土面世对学术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往往征引20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导师时,在杂志上发表的一文,藉以指出1970年代以来的出土古籍必将深远地影响学术研究,其价值不可忽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专注·专擅·专业——王祖龙《楚简帛书法论稿》读后
收藏 引用
《三峡论坛》2018年 第2期 116-116,105页
作者:李也青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作为上古时期独特而珍贵的手书墨迹,楚简帛墨迹的重光是当代学术界和书法界的一件幸事,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宝贵财富,也是可以走进我们今天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文化遗产。李学勤在《简帛书的发现及其影响》(1999年)一文中曾这样论说,“这些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名家评语
收藏 引用
《书画世界》2023年 第6期256卷 52-57页
作者:黄品功 王建业 邵启平 杨广 邓位华 向贰肖中国书法家协会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 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 浙江民进开明画院书法篆刻委员会 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委员会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湖南省永州市书法家协会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 
唐源茂之简帛,以马王堆帛书为基调,注重用笔粗细相间、方圆并重、欹斜正侧,并在字里行间参以枯笔,辅以轻重缓急,力追随意可人的姿态和朴拙高古的神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