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管弦乐"
301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视图:
排序:
谈MIDI音乐中的管弦乐制作
收藏 引用
《音乐时空》2012年 第9期 140-141页
作者:张效恩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MIDI音乐制作是电子科技手段和音乐艺术的结合,为音乐家和音乐爱好者的创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MIDI音乐中的管弦乐制作中使用的比较广泛,但是,也具有很大的难度,本文从传统管弦乐配器、MIDI管弦乐的思维、MIDI管弦乐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舞台戏剧中数字多媒体化的管弦乐嬗变探微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9年 第14期32卷 73-74页
作者:杨倩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江苏南京211172 
本文主要对管弦乐在当代舞台戏剧中的变化发展进行分析,具体涉及管弦乐的数字化、多媒体化等方面,兼谈传统与创新的比较,以期引发更多关于管弦乐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政华斩获第五届民族管弦乐新作品评选银铜双奖
收藏 引用
《乐器》2017年 第1期 3-4页
2016年12月10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和北京市教委艺术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颁奖音乐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圆满收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管弦乐民族化创作技法分析
收藏 引用
《艺术评鉴》2021年 第7期 51-53页
作者:王阔 郑轶超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中国的管弦乐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进入了一个剧烈变化的时期,交响乐创作从外向转为内心的音乐,交响乐语言呈现普遍更新的现象,民族化现象愈发明显突出。民族化创作技法通过民族调式、传统音乐结构、民族民间音调、民族乐器使用等方面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维也纳第一蔬菜管弦乐
收藏 引用
《自然与科技》2010年 第1期 42-43页
作者:晓露上海科技馆 
一支来自维也纳的艺术团发掘出了蔬菜的“音乐天分”。他们用辣椒代替小号的扬声器,用大黄茎代替琴弦。他们还把黄瓜当作萨克斯风,用白萝卜制作马陵巴木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音乐作品的视象性呈现——评陈丹布先生的管弦乐《袖剑与铜甲金戈》
收藏 引用
《歌海》2017年 第4期 52-55页
作者:沈曼竹安徽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团委 
2016年"中国—东盟音乐周"开幕式上,作曲家陈丹布先生的管弦乐《袖剑与铜甲金戈》格外引人注目。该作初创于20世纪90年代,由他本人为同名舞蹈剧创作,后又有琵琶独奏的版本。2015年陈丹布先生改写的管弦乐作品,其管弦乐版本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析赵季平民族管弦乐《古槐寻根》的音色结构
收藏 引用
《艺术科技》2018年 第5期31卷 117-118,178页
作者:何言上海音乐学院上海200000 
《古槐寻根》是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先生为大型民族管弦乐组曲《华夏之根》谱写的乐章之一,其柔美深情的曲调和热烈的乡土情怀深入人心。本文以这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从民族管弦乐配器技术角度出发,谱例结合,对作品的纵向与横向上的音色处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韦伯恩及其管弦乐作品
收藏 引用
《黄河之声》2001年 第1期 12-13页
作者:刘昭 张贵禄 
韦伯恩(Anton Welbem 1883-1945),奥地利作曲家。生于维也纳,师从阿德勒学音乐学,从勋伯格学作曲,为勋伯格的高足。其艺术生涯从在德国和捷克任戏剧指挥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定居维也纳附近。他在维也纳积极参与对勋伯格作品的推广,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业余管弦乐团队建立与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3期35卷 122-124页
作者:赵岩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辽宁锦州121013 
由于各地区的文化环境不同,在民间有一定规模水平的管弦乐团队不下上千支,演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了提高人们更高层次的欣赏水平,有必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演出队伍。在此,深入研究业余管弦乐团的发展规律,解决发展中的人才技术问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普契尼歌剧咏叹调的管弦乐伴奏(下)
收藏 引用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 第3期30卷 73-79页
作者:金宏兆育沈阳音乐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制作系 
(二)音色对比与结构转换在管弦乐伴奏中,音响和音色的转换常常具有双重意义:"音响转换除了具有音乐表现上的意义之外,还具有结构表述上的意义。因此,音响的转换既要体现音乐内容的要求,又要符合作品结构的逻辑"[2]。1.段落结构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