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篆刻作品"
44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篆刻作品
收藏 引用
《书画艺术》2003年 第1期 J029-J029页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利明书法、篆刻作品
收藏 引用
《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 第2期 F0002-F0002,F0003页
作者:徐利明南京艺术学院 江苏省人民政府 中国致公画院 中国书法家协会 草书专业委员会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 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 西泠印社 南京印社 
书法家-徐利明徐利明,1954年生于出京,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印论五题——全国首届篆刻作品展内外谈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1989年 第1期 53-55,64-65页
作者:韩天衡 
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性书法篆刻展览已经是接迭三届了。而纯以篆刻品类举办全国篆刻作品展览则是首创的全新举动,聚九洲之精英,显当代之实力,是令印人渴望和世人瞩目的。可以想见,于今年九月底在南京揭幕的《全国首届篆刻作品展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彩石补天——终南印社篆刻作品
收藏 引用
《中国书法》2005年 第7期 92-93页
《淮南子·览冥》上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在今天化为『化险为夷、补天爱人』的天安企业精神,引领天安保险走过了第一个十年。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浅谈蒙古文篆刻作品的设计创作
收藏 引用
《河套学院论坛》2014年 第2期 47-51页
作者:苏娜河套学院艺术系内蒙古巴彦淖尔市015000 
主要从蒙古文字形结构的特点、蒙古文印文的设计思路、刀法情趣三个方面来简单探讨蒙古文篆刻作品的创作思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钝刀入石破鸿濛——吴昌硕篆刻作品的拍卖行情探赜
收藏 引用
《中国拍卖》2024年 第7期 9-14页
作者:孙祥程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 
近年来,随着收藏家的视野逐渐扩展到篆刻板块,篆刻拍品的价格呈现出涨势。吴昌硕是20世纪具有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艺术家,作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其篆刻作品广为后人所爱,在各大拍卖市场中均有稳定表现。本文以吴昌硕为研究对象,探源其艺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铁笔铸情——评雕塑家张立人的篆刻作品
收藏 引用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3年 第1期 116-120页
作者:曹隽平 刘兴国 
张立人,另名张千,号士夫、火后生,1938年4月生于湖南长沙。60年代初在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学习和工作。后调回长沙从事出口石雕工艺品的设计和创作。其间复制和创作了湖南省会泥塑《收租院》,雷峰纪念馆雕塑,清水塘、第一师范纪念地雕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篆刻艺术略论——兼读王永钊篆刻作品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08年 第4期 54-55页
作者:范晋阳福建省艺术馆 
中国的篆刻艺术源远流长,它与中国书法、雕刻一样是传统艺术和造型艺术的奇葩,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寓于有益 为物所乐——刘恒书法篆刻作品读后
收藏 引用
《书画艺术》2004年 第2期 18-20页
作者:丛文俊 
在古代,关于书法的各种探索和论说,集中表现为实用与艺术的矛盾,而二者都需要美,于是彼此纠缠不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许这正是书法艺术化发展的过渡状态,或者说是刚从母体脱胎出来的一种转型的开端。这样,我们就可以以古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荡年代中的齐白石篆刻作品
收藏 引用
《艺术市场》2012年 第7期 95-100页
作者:罗随组 
齐璜白石先生,是一位对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生活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经历了清朝末期、国民政府、日伪统治和新中国4个时期。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他无法摆脱由于社会变革引起的剧烈振荡、日寇的入侵造成的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