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类型人物"
2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电影剧作中的类型人物
收藏 引用
《电影文学》2000年 第7期 37-41页
作者:刘一兵 
人们习惯于将艺术大家庭的成员称作七姊妹,如果你问一些知识分子:“在‘七姊妹’中最粗俗的一位是谁?”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都会说:“电影。”确实,就艺术气质而言,不管电影工作者多么不愿意承认,电影艺术在众姐妹中确实存在着某种自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元代杂剧类型人物的美学意义
收藏 引用
《戏剧文学》2007年 第4期 22-24页
作者:王广超淮阴师范学院中文系 
元代杂剧中的人物,多为类型人物,这是学术界不争的事实.而过去我们在分析元代杂剧人物形象时,部分学者不愿切入这一实质问题,习惯于用西方典型理论来削足适履,得出牵强附会的结论。其实,我们说元代杂剧人物类型人物,并没有贬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明清长篇小说中几个类似形象成因探源——兼论喜剧性格人物类型化问题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 第4期26卷 21-26页
作者:刘书成 
在明清长篇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基本类似的典型形象。如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有诸葛亮、吴用、姜尚、徐茂公;粗鲁暴躁、大力勇猛的有张飞、李逵、程咬金、牛皋等。他们的类似性甚至达到了提起其中一人,令人马上想到其他几人的程度。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电影《惊天绑架团》的叙事结构及人物形象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2016年 第21期 56-58页
作者:岳美荣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 
《惊天绑架团》的正确译名应为《绑架喜力:一场真实的绑架案》,盲目使用"惊天"过于大而失当,反而会令观众在过高期望值下产生对影片极度失望的巨大心理反差。《惊天绑架团》这部影片的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的荷兰,其时的荷兰虽然已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戏曲穿戴规制简论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2003年 第4期24卷 110-112页
作者:蒋斯蒙 
穿戴规制是戏曲艺术的程式性在人物服装上的具体体现。穿戴规制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 :封建等级制度不允许 ;为了帮助演员可舞 ;戏班经济力量的制约 ,它的基本内容是类型服装与类型人物相对位 ,它有三个原则 ,分别是三不分、八有别和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燕在飞翔
收藏 引用
《中国戏剧》1998年 第8期 30-32页
作者:罗松 
有一种艺术乍看时并不艳丽迷人、光彩夺目,然而却素雅清丽、深沉幽远,不由得使人正襟危坐,心中生出几分敬意来,待至慢慢地欣赏下去,竟会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东西使你感觉这种艺术中还似有更深的境界,吸引着你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品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矫情与真情的错位 浅析《炮兵少校》的几场戏
收藏 引用
《电影评介》1994年 第8期 26-27页
作者:王胜利成都军区 
首先我要说,《炮兵少校》是一部以当代军人的真情感动人心的好影片。但同时我也要说,《炮后少校》有几场戏因矫情而影响了以真情感人的艺术魁力。 矫情,表现于艺术创作中,就是为了达到拔高主人公形象或煽情的目的,刻意强经戏剧效果,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我离开婺剧就一无所有”——记郑兰香
收藏 引用
《戏曲艺术》1993年 第2期14卷 88-89页
作者:吴子良 
人们常把郑兰香与婺剧相提并论,这无疑是对她把自己一生最美好的年华和聪明才智全部献给婺剧事业的崇敬。她在婺剧大家庭里整整度过了近四十个春秋。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对课》中的白牡丹,《僧尼会》中小尼姑,《昭君出塞》中王昭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这一个李宗仁
收藏 引用
《电影艺术》1990年 第2期 161-163页
作者:邵宏来 
影片《开国大典》是部人物众多的鸿篇巨制。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达一百多位,李宗仁是其中的重要的陪衬人物,虽没有更多的笔墨,然而导演要求在有限的篇幅里能创造出有一定深度的人物。退而求其次也要是个有历史实感的类型人物。因为只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概念化的阴影──从姜文的心态谈起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1994年 第1期10卷 102-103页
作者:耘耕 
概念化的阴影──从姜文的心态谈起耘耕偶读姜文对上海《文汇电影时报》记者的谈话,大意是:他演了《末代皇后》,从此下决心不再演溥仪;演了《芙蓉镇》,不再演受迫害的知识分子;演了《红高粱》,又发誓不再演没头没脑的粗鲁农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