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颂东水电站位于喀麦隆萨纳加河下游,采用坝式开发,以发电为主要任务。枢纽建筑物主要有主河道枢纽、左岸副坝、右岸副坝,左右岸副坝均采用粘土心墙土石坝。从坝体结构,渗透稳定、坝坡稳定等方面,对电站可研阶段粘土心墙土石坝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图6幅,表4个。
摘要:利用非饱和非稳定渗流理论,对某粘土心墙土石坝在水位不同升降速度条件下的渗流场进行了数值试验,分别设计了从0.0 m开始以2.51、.5 m/d的水位上升速度蓄到88.0 m正常蓄水水位的计算工况,以及从88.0 m正常蓄水水位分别以8.0、4.0、2.0 m/d水位下降速度泄水至10.0 m最低水位的计算工况,计算了各工况下粘土心墙土石坝的渗流场,对比分析了水位升降速度对坝体渗流场的影响.基于上述渗流计算成果,分析了各工况下土石坝上游、下游面坝坡的稳定性,总结了坝坡最危险滑动面的时空演化规律和安全系数随水位升降速度的变化规律,为水库调水和日常管理提供了参考.
摘要:土石坝震后破坏机理研究是土石坝抗震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以新疆恰甫其海粘土心墙土石坝为例,利用二维三角形常应变动力固结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地震结束后粘土心墙土石坝坝体内部孔压场的时程变化规律及其对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粘土心墙土石坝震后固结过程中,受边界排水影响而产生的坝体内部孔压重分布以及孔压升高区域在坝体内部的迁移是导致粘土心墙土石坝发生震后破坏的根本原因。本文研究结果可以为高地震烈度区粘土心墙土石坝坝体断面的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摘要:依据粘土料场勘探、试验资料,叙述了防渗粘土的基本性质与特点,因含有分散性土,从偏于安全考虑,设计中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
摘要:毛家村水电站以礼河毛家村水电站于1958年开工,首台机组1971年10月投产发电,1971年12竣工。工程为粘土心墙土石坝,最大坝高82.5m,是当时国内最高土石坝,被誉为“亚洲第一土石坝”。我院通过毛家村土石坝的工程实践,掌握了红粘土作土石坝防渗体的勘察、试验、设计技术,从理论到实践摸索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经验。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摘要:查明筑坝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依据坝料性质进行坝体设计是土石坝设计的关键和保证其经济安全的根本所在。施工期的质量检查和原型观测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必要手段,并能为今后工程运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通过瓦都水库粘土心墙土石坝的设计、施工控制和原型观测,可为今后类似的土石坝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主要介绍了老挝南椰Ⅱ水电站粘土心墙土石坝坝基及坝料设计,针对坝基全风化覆盖较深,变形较大的特点及工程经济性。大坝部分基础坐落于全风化基岩,坝体大部分采用全风化料填筑,通过大量的试验资料与计算分析,方案是可行的,工程是经济的。
摘要:土石坝是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坝型,但因建坝材料的限制,土石坝的渗流与稳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是影响土石坝能否长期安全运行的重要原因。以邢台市某土石坝为例,采用水力学方法和理正岩土计算6.5 PB3版,从坝体结构、渗流稳定性、边坡稳定性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粘土心墙土石坝,经计算,该粘土心墙坝渗流和稳定均满足设计要求。
摘要:介绍老挝南椰Ⅱ水电站粘土心墙土石坝坝基础地质缺陷的研究解决方案。对风化较深的花岗岩地区、差异风化、隔层风化等地质缺陷;采取合理的工程处理措施,如心墙基础:构造破碎带,槽挖回填混凝土;深挖浅表层风化破碎带,转换C15混凝土;右岸差异风化区混凝土底板降低至弱风化基岩。目前大坝现已运行1a多,状况良好。
摘要:1工程概况源头水库大坝位于浙江省磐安县深泽乡源头村下游约1.0 km处,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电站厂房等。源头水库工程始建于1971年12月,大坝为粘土心墙土石坝,设计坝顶高程503.0m、坝高40.0m、坝顶长117.0m,水库正常水位499.5m,正常库容179.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