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絮凝动力学"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TiO_2纳米酶絮凝动力学
收藏 引用
《化学学报》2012年 第21期70卷 2226-2231页
作者:王芬 吴敏 秦艳涛 苗春存 周少红 倪恨美 孙岳明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京211189 
以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纳米TiO2为固定化酶载体材料,木瓜蛋白酶为酶模型制备纳米絮凝酶.结合粒度分析、SEM、EDS等表征手段,考察PAM种类、加量及体系pH对高分子凝胶絮凝与沉降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氢键、静电吸附和架桥等作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壳聚糖基絮凝絮凝高岭土的动力学及絮体结构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学报》2025年 第2期47卷 224-233页
作者:肖婷 邹文杰 余可馨 段旭琴 张志军 徐瑞景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11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苏州中材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215004 
开发多活性位点绿色高效絮凝剂对构建低絮凝剂用量的高效固液分离过程、实现选矿废水高效处理与循环回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考察天然阳离子型线性高分子壳聚糖接枝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hi-g-CPAM)的絮凝性能,改变引发剂质量分数将壳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絮凝动力学中颗粒浓度半寿期公式浅析
收藏 引用
《化工给排水设计》1995年 第2期 1-3页
作者:李瑛霞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 
絮凝动力学中颗粒浓度半寿期公式浅析合肥工业大学土木系李瑛霞前言水处理中的絮凝作用是指脱稳的胶体颗粒在碰撞接触中相互粘结成大的絮体的过程。其中当颗粒的碰撞是由于布朗运动而产生时,称之为异向絮凝,而当颗粒的碰撞是藉外力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通过介电子光谱术研究剪切条件下炭黑在橡胶熔体内的絮凝动力学
收藏 引用
《橡胶参考资料》2008年 第2期38卷 50-54页
作者:朱永康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自贡64300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处理絮凝动力学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人民珠江》2019年 第8期40卷 101-107页
作者:樊琦江西省水投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29 
综述了水处理絮凝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Smoluchowski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微涡旋理论模型和群体平衡模型,对各模型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指出今后的研究中,需结合实际情况作出假设并综合考虑絮体的形态结构(数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水处理絮凝反应动力学优化模型
收藏 引用
《净水技术》2002年 第4期21卷 20-23页
作者:叶峰 张林生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南京210096 
根据絮凝动力学理论对絮凝反应器的设计进行了优化,提出了提高絮凝效率的技术方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渐变格栅式煤泥絮凝装置设计及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煤炭工程》2021年 第5期53卷 168-172页
作者:乔治忠 郝彦东 宋晓利 林喆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鄂尔多斯010300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絮凝过程中絮体的成长对水力条件有动态的需求。根据自保守混凝动力学理论,提出了渐变格栅式絮凝装置的设计方法,并以300s-1为初始速度梯度,设计和加工了实体装置。在优化的药剂制度下,使用该装置在不同进料流量下进行了煤泥水的絮凝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往复式隔板絮凝池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
收藏 引用
《人民长江》2009年 第1期40卷 79-81页
作者:叶瑞 张发宇 汪家权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 
通过对往复式隔板絮凝池的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絮凝池内水流速度(v)、湍动能(k)及湍动耗散率(ε)的空间变化,并根据絮凝动力学机理详细分析了絮凝过程中v、k及ε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计算得到的v、k和ε可以较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黄河高浊度水聚丙烯酰胺投量确定及沉泥浓度的影响因素
收藏 引用
《给水排水》1989年 第1期15卷 12-16,34页
作者:金同轨 陈保平 刘选杰 
聚丙烯酰胺(PAM)投量 D 与水中泥沙颗粒总表面积 S_p 有关这一论点过去已经提出,但此关系式系按一系列等速段沉速 u 的定值得出的。本文采用多种粒度分析仪器进行测定,进行混凝沉淀试验,得出了包括等速段沉速这一变量在内的 PAM 投量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影响因素及分析
收藏 引用
《山西建筑》2009年 第22期35卷 181-182页
作者:王永 杨硕 温欣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指出低温低浊水处理是市政给排水处理工程的难题之一,对北方寒冷地区低温低浊水质难于处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絮凝动力学分析其沉淀,对今后低温低浊水处理技术发展作了展望,对具体市政给排水设计,科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