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繁漪"
98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视图:
排序:
“角色基调统领下的人物创造”——演员把握角色基调三部曲
收藏 引用
《戏友》2015年 第3期 19-23页
作者:吴国华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电影学院 
演员以自身为创作工具,依据剧作家创造的人物形象,通过案头分析,对剧中人物进行精准的性格基调挖掘与把握,在舞台或荧幕上创造各类具有鲜活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论述演员准确把握角色基调的三个步骤,从而使演员体现角色性格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谈《雷雨》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收藏 引用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 第4期17卷 41-42页
作者:李有端湖北枝城市师范 
《雷雨》的艺术成就之一在于它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有血有内的典型人物形象。性格的多元化即是其典型人物形象的特征之一。周朴园是无情的资本家和多情的阔少爷的综合体;鲁侍萍既有对周朴园旧情的怀念,又有捍卫人格尊严的清醒和不被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透视其戏剧风格的流变
收藏 引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1996年 第2期 28-32页
作者:孔朝蓬 
在中国现当代戏剧史上,曹禺以无可辩驳的戏剧才华和熠熠生辉的剧作成为一颗明亮的星座。曹禺是天才的,23岁就以一部《雷雨》横空出世般驰名剧坛;曹禺又是超越的,他始终不满足于自己的创作,总是力图不断超越前人,超越自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对两部曹禺名剧的“改编”
收藏 引用
《阅读与写作》1999年 第1期 22-24页
作者:唐韧 
曹禺的四大名剧现在是已经被“改编”了两部了。改编的《雷雨》看得不很完整,《原野》是耐心看完了25集。总的看法是:两剧都没有资格署“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字样,因为其构成是以无价值的“改创”为主体,其效果是化金为石,兑酒成水,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娜拉现象”与《雷雨》
收藏 引用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 第4期10卷 33-36页
作者:张兰生浙江省金华广播电视大学金华321000 
“五四”运动初期,易卜生及其剧作《玩偶之家》以及作品中主人公娜拉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一大批“娜拉”式的具有全新的价值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精神自由的现代新女性形象涌现出来。在中国,创作思想上与易卜生相通并在创作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与党同心 与民同心——缅怀李洁珠同志
收藏 引用
《鄂尔多斯文化》2010年 第4期 48-49页
作者:冯峰鄂尔多斯市政协 
李洁珠是位大城市姑娘。原籍北京,1933年生于天津,1949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通过在中央团校的学习,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解读《雷雨》中“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
收藏 引用
《戏剧丛刊》2014年 第2期20卷 42-43页
作者:牟熙春山东艺术学院 
《雷雨》创作于1933年,是曹禺先生耗费5年心血而成的一部经典剧作,被称为"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在这部戏中,人物交织关联,每个个体又都具有复杂生动的性格,铺洒着人性的光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其中的核心人物周朴园曾经一度被...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雷雨》中的那条好汉——兼谈关于《雷雨》主角的争论
收藏 引用
《远程教育杂志》1996年 第6期16卷 17-18,25页
作者:张万仪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1933年,曹禺还仅仅是个23岁的大学生,他创作了《雷雨》。1935年,《雷雨》在日本东京首次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为中国话剧艺术矗起了第一座丰碑。半个多世纪以来,《雷雨》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读者、观众和批评家至今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个渴望自由的灵魂——为纪念曹禺百年诞辰而作
收藏 引用
《文学与文化》2010年 第4期 4-9页
作者:田本相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 
一从1978年,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我开始闯入曹禺的世界,写出《曹禺剧作论》;到由于曹禺先生的推荐,成为《曹禺传》的撰稿人;再到我整理访问他的笔记录音,编辑出《曹禺访谈录》;最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真、奇、美——试论《雷雨》戏剧语言的修辞手法
收藏 引用
《龙岩学院学报》1998年 第2期18卷 37-41页
作者:杨力伟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的规律是语法;而语法是研究语言规律的科学,修辞则是研究语言表达效果规律的科学。“思维要与语言联系起来,才能做到语言人物化,即个性化”。要使人物语言更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