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纪游"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关于俞剑华写生作品及其纪游的学术探赜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年 第5期 78-82页
作者:褚庆立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作为第一代美术史论家俞剑华先生民国时期的写生作品及其纪游,是其学术历程的记录,也是其绘画思想的具体表现。他所走的是"行知合一"的中国传统的学术之道,是靠实践性的"行"的基础上所亲获的"知"来支撑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卧”文化对宋代纪游诗创作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 第S01期25卷 151-154页
作者:周霄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200233 
“卧”是由中国最早的山水画论家宗炳所提出,它最初是作为山水画的一种特殊审美方式存在,人们往往将其理解为“欣赏山水画以代览。”或将其作为“中国画学术语,指画家摒绝杂虑,以空明澄净之心境去体悟自然界奥秘。”实际上,卧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王世性《五岳草》山水版画的纪游特征——以《楚江》《匡庐》为例
收藏 引用
《艺术生活》2022年 第2期 22-28页
作者:廖媛雨 万凤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本文以天津图书馆藏清刻本王士性《五岳草》中的《楚江》《匡庐》两张版画插图为例,讨论《五岳草》的内容与插图版画之间的关系,认为《五岳草》的插图版画突破了地理学意义上的地图性质,具有山水纪游特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俗世的兴——谢时臣《虎阜春晴图》中纪游意境的构建方法
收藏 引用
《人文天下》2022年 第10期 87-92页
作者:陈正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系 
本文以谢时臣晚年隐居时期较为成熟的纪游性创作《虎阜春晴图》为案例,从其“俗世的兴”的意境追求出发,探究其构建山水意境的具体方法。总体上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谢在美术史上的边缘化倾向并分析其原因,梳理其山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雁宕纪游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20年 第1期 123-123页
作者:申晓国天津美术学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楠溪纪游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9年 第11期 121-121页
作者:申晓国不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穆安谧——访范建华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6年 第11期 96-99页
作者:白羽 
白羽(以下简称白):你外表俊朗,却不像通常"艺术家"的样子。范建华(以下简称范):我的角色是一个教师,又在一个理工科院校的氛围里,身份和环境都不允许我更"艺术"。很多人行为、外表做的风度很大,一接触,才看到思想...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大千诗歌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 第11期36卷 18-22页
作者:曹闽川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37 
张大千在诗歌方面成就卓著。学界对其兴致不减,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学者对张大千题画诗中展现出的诗画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对大千题画诗的创作背景、艺术特点、情感态度、价值及影响也多有探讨。同时,学者对大千诗歌中数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宝《泛槎图》的生成与文人生活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3年 第1期21卷 41-53页
作者: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100005 
《泛槎图》是清代画家张宝所绘的实山水画册。绘成之后,他将6集绘画连同诸家题咏钩勒付梓,成为版刻绘画,流播甚广,其艺术价值与文献价值兼具。在《泛槎图》的生成过程中,张宝选择了一种迥别于传统士大夫的生活方式,过着一种历半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徐思田作品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8年 第4期 6-6页
作者:徐思田江苏建筑学院艺术学院 徐州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