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题名(书名、题名),A=作者(责任者),K=主题词,P=出版物名称,PU=出版社名称,O=机构(作者单位、学位授予单位、专利申请人),L=中图分类号,C=学科分类号,U=全部字段,Y=年(出版发行年、学位年度、标准发布年)
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范例一:(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AND Y=1982-2016
范例二:P=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K=Visual AND Y=2011-2016
摘要:"阶层",在以往的语境中,是一个富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词。当我们回到它的本源意义的时候,我们发现,"阶层"其实是一个社会主体结构的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我以及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属于哪一个群体?我们作为个体与群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这个群体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哪些事业?怎样帮助更多的群体改善自身的状况?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摘要:完成情况简介:本项目以航空武器装备项目进度周期计划与控制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和研究国内外在武器装备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方面的有关资料,对国内外在武器装备项目进度周期计划传统的理论、方法与经验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项目进度周期计划与控制的组织管理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利用设计结构矩阵(DSM)制定了航空武器装备项目进度周期计划;研究航空武器装备项目进度周期过程控制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并针对我国航空武器装备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比选和适用性研究,设计出一套基于合同管理,适合我国航空武器装备项目进度周期管理的模式、流程和方法。
摘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3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建办质[2021]9号),导则明确提出,应统筹考虑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率、环保、生态等要素,实现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全过程一体化,提高建造水平和建筑品质;应全面体现绿色要求,有效降低建造全过程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碳排放,整体提升建造活动绿色化水平;宜采用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一体化装修的方式,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整体提升建造方式工业化水平;宜结合实际需求,有效采用BIM、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相关技术,整体提升建造手段信息化水平;宜采用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组织管理方式,促进设计、生产、施工深度协同,整体提升建造管理集约化水平。
摘要:一、工程具有哪些特性 1.系统协调性具体表现在: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和制约工程的因素很多:包括前期项目研究决策、投资融资、征用土地、移民安置、勘察设计、科学研究、招标、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工程质量、安全、造价、合同和信息因素在内;因此就要按照系统工程的理论,采用科学、有效的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和方法,保证项目管理系统的各种建设要素和责任单元动态协调、统一运行,最终实现工程的总体目标.
摘要:从日前建设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业技术创新工作的意见》中获悉,至“十一五”期末,建筑业科技贡献率将提高到6%到7%,劳动生产率将提高到10%。这些目标的提出,对引导施工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改变工程项目组织管理方式,促进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要:近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揭榜挂帅”科技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就科技赋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进行创新探索。问:《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强调要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指出“要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巨大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要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同时进一步指出要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实行目标导向的“军令状”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统筹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建设,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支柱,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科技创新,以一域服务全局。
摘要:社会保险是以保险方式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风险保障的社会保障项目。早期的社会保险主要面向工薪劳动者,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社会成员,而且社会保险的项目、制度形式和组织管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但有两条基本原则始终不变:一是公平性,即在保基本意义下的社会保险权益之均等性;二是互助共济性,即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基于互助共济的原理。
地址:宁波市钱湖南路8号浙江万里学院(315100)
Tel:0574-88222222
招生:0574-88222065 88222066
Email:yzb@zw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