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终极实在"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终极实在与价值边缘——晚清民国印论中的学术挣扎
收藏 引用
《西泠艺丛》2023年 第12期 6-25页
作者:祝童西泠印社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每凡易代之际,文艺界往往涌现出守旧与革新的两种学术思潮,清民之交亦不例外。其时,浙、皖诸派已过鼎盛时期,士人学之,不啻“小僧缚律”,为法所囿,具体在宗法、名实、风格方面,保守的印学家们总结出了一个与传统中国主流终极实在观相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寻找和确立中国电影的美学意识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02年 第5期 63-67页
作者:史可扬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100875 
一、新时期国产电影精神质素的缺失我们应该充分估价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批优秀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独特贡献,以及张艺谋、陈凯歌、张军钊们的可贵艺术探索和追求.通过令人耳目一新的影像造型和独到内涵,他们的某些作品在中国电影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古典美的重新张扬——唐勇力的绘画艺术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1997年 第9期 31-32,79页
作者:齐豪 
一、面对时空的思考20世纪已经走到了尽头,按照文化史的规律,这是一个孕育新艺术形式的时代。在这个时空中,人们对艺术及艺术遗产进行深入思考与评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它最终导致了艺术价值取向的具有史诗性的伟大变异;除了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以美育代宗教”说起
收藏 引用
《中华书画家》2019年 第5期 34-37页
作者:彭锋北京大学 
时间:2019年3月地点:北京大学对于蔡元培在一百年前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学术界有不同的反响。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都需要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概念,特别是宗教、审美、艺术等核心概念,需要做进一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有意味的形式
收藏 引用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 第4期30卷 117-118页
作者:张高元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400715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中结合印象派绘画的艺术创作的实践提出并论证了"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论点。文章通过印象派对光、色彩和构图的新理解,具体分析印象派来使这一理论得到较为详细的说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越辩越错——评士俊的艺术“仲裁”
收藏 引用
《雕塑》2006年 第1期 75-76页
作者:江柳 
本刊开辟维权专栏,披露雕塑家的作品被侵权、剽窃、摹仿诸种不良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情参与,纷纷打电话、写信、撰稿给本刊编辑部,举报不光彩的行为。如山东青岛的朋友批评有人抄袭法国某摄影大师的作品,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有意味的形式”评两件《大拇指》雕塑——兼评《获奖作品:〈大拇指〉引起的思考》
收藏 引用
《雕塑》2004年 第1期 18-19页
作者:士俊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作为内部交流的《雕塑世界》报,在其试刊号上曾发表了华灵先生题为《抄袭、模仿;学习,借鉴-获奖雕塑:引起的思考》一文(全文请浏览中国雕塑平台网)。该文刊出后,本刊曾收到另一位读者寄来的对该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早期中国的“天”之信仰
收藏 引用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 第5期32卷 1-7页
作者:冯建章三亚学院艺术分院海南三亚572022 
天信仰是继殷商帝信仰之后出现的一种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从天之源及天帝信仰、诸子经典中关于天之论述、天帝信仰衰落及其对后世之影响三个方面,对早期中国的"天"信仰进行了论述,试图从信仰的角度找到一把打开中国文化...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材料与形式
收藏 引用
《艺术家》2017年 第4期 78-78页
作者:崔春华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形式感是一种表达的手段和方式,存在于构图中,有其独立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其规律性可以被我们理解与运用。材料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媒介,后来逐步升华为一种艺术语。材料与画面中的形式完全结合,孕育出全新的视觉感受。绘画作品,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