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维新运动"
1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晚清维新运动与中国“文学”观念的演进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2022年 第1期 91-99页
作者:张弛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晚清维新运动时期,是中国“文学”观念古今演进的转捩,“文学”作为西方“literature”的新译名,开启了向专指语言文字艺术的现代观念演进,在新式学堂、维新报刊上业已出现“文学”一科的设置以及“以小说为文学之粹美”“极文字之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变法维新运动》一课的教学设计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问题》1996年 第2期 58-59页
作者:陈雁秋上海市复旦附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高剑父“折衷”思想探源
收藏 引用
《艺术百家》2011年 第2期27卷 209-216,40页
作者:张繁文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高剑父是中国近现代美术革新派中的代表,"折衷"思想则是其艺术革新的基础。本论文就其"折衷"思想形成原因作了深入探析,共分三个方面:一,开放的地位和外销画传统之于岭南画学的启蒙;二,洋务派运动维新派活动之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辛亥革命前后戏曲理论的深刻变革
收藏 引用
《文学遗产》1989年 第2期 49-57页
作者:王卫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戏曲改良论是在维新运动中出现的,高潮则形成于辛亥革命的前夕。它的出现决非偶然,而是世界戏剧艺术思潮和我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十九世纪末,西方戏剧由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转变到写实主义。它的重要特征是真实地表现人生和强调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梁启超人物散传述论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 第S1期29卷 136-138页
作者:杨俊才 
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梁启超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这漫长的数十年间,创作了许多人物散传。这些散传,一般篇制短小,与他的当代人物专传、西方名人传记、历史人物传记相比,更多地继承了中国古代传记的传统,且大多采用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说画家林纾——就两种流行评判提出商榷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13年 第2期 116-119页
作者:王少羽中国艺术研究院 闽江学院 
题记:林纾,原名群玉、秉辉,字琴南,号畏庐、畏庐居士,别署冷红生,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室名春觉斋、烟云楼等,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林纾不懂外文,却以翻译西方文学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喜读儿童剧《少年严复》
收藏 引用
《福建艺术》2022年 第9期 46-47页
作者:欧阳逸冰不详 
如果说,在近代中国,福建人林则徐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那么,福建人严复则是“介绍近世思想的第一人”(胡适语)是的,他们都是赤诚的爱国者。前者一句诗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秋风范,万代赞叹;后者一句译言“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京剧改良运动与海派京剧
收藏 引用
《上海戏剧》2016年 第9期 34-37页
作者:沈鸿鑫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政治方面发起变法维新运动,以及西方文化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资产阶级改良文化运动也日益高涨。一批具有民主、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提出了“诗界革命”“新文体运动”“小说界革命”等口号。他们主张改革旧文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民国时期的北京书风·章炳麟
收藏 引用
《艺术品》2019年 第10期 10-13页
作者:邹典飞京派书法研究会 
章太炎(1869—1936),初名学乘,字枚叔,号太炎,后改名炳麟,浙江余杭人。早年从外祖父朱有虔读书,习《春秋》。后从俞樾于杭州诂经精舍读书七年。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上海《时务报》撰述,宣扬改良思想,因参加维新运动遭通缉,流亡日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日本博物馆现状及其社会教育
收藏 引用
《中国博物馆》1989年 第2期 24-25页
作者:犬丸直 郁阳 
一、博物馆学研究现状及趋势(一)历史评价回顾历史,1945年前后日本博物馆总数仅一百有余。随着战后经济重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博物馆的数量逐年显著增加,质量也有提高。1951年实施的《博物馆法》规定了博物馆的宗旨、要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