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绵延"
8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新媒介艺术的黑盒子:光与身体的艺术史叙事
收藏 引用
《艺术工作》2024年 第1期 16-22页
作者:高登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新媒介艺术目前处在一种开放的状态,声、光、电、味、水、火、影、身体……轮番出场,其展示空间不同于传统美术馆、画廊的“白盒子”,而是通过场景建构成“黑盒子”。在黑盒子中,光是视觉叙事的主线,新媒介模糊了作品与人的界限,光在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深层自我”的直觉“绵延”——柏格森关于创作与审美的艺术观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3年 第6期 77-78页
作者:程晓捷 尹惠俊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柏格森的哲学影响了20世纪整个法国哲学的发展,他从生命运动的维度构建其艺术观,强调“绵延”的“本我”以及直觉的作用。艺术创作必须要服从于生命冲动的内在要求,通过直觉再现生命的运动,表现“深层自我”的真实情感。艺术审美是整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绵延”的价值:认识诸乐三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22年 第9期 99-102页
作者:华天雪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本文意在以诸乐三为典型案例,对于20世纪并非创派大家的画家群体做一点探讨,希望借此能使更多人对这样一个从数量到质量均不容忽视的群体的美术史价值,给予肯定。笔者以为,对于他们富于“绵延”价值的认知,是决定我们更全面、客观地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绵延: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时空游戏
收藏 引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年 第10期6卷 187-190页
作者:赵浚竹 胡玉飞 刘苗苗 谢晓宇 陈雪儿北方工业大学北京100144 
从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来探求,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与演变,成就了自我的升华。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是“绵延”这一哲学观念的完美诠释,包含着时间的积累、递变,也重视时间的流逝,它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未定型的存在。时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钟嵘“直寻”“滋味”说与柏格森“直觉”“绵延”论比较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 第6期 26-28页
作者:陈鸣镝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钟嵘的“直寻”说与柏格森的“直觉”论共同指向艺术直觉,而钟嵘的“滋味”说与柏格森的“绵延”论共同指向艺术作品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与受众的审美心理密不可分。将钟嵘的“直寻”“滋味”说与柏格森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无尽的韵律:俄耳甫斯主义绘画与米索尼风格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 第5期 99-103页
作者:李萌萌北京德朗先生服饰设计有限公司北京100025 
俄耳甫斯主义绘画现代性对时尚品牌Missoni(以下称为米索尼)风格有着影响。第一部分俄耳甫斯主义绘画的现代性审美,从绘画语言特征到哲思关联,再到女性观下的设计链接;第二部分从表现形式与精神追求阐释它与米索尼的相似处;第三部分从...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从柏格森时间绵延角度解读何云昌行为艺术——以其系列作品中“24小时”为例
收藏 引用
《收藏与投资》2023年 第11期14卷 170-172页
作者:田雨嫣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本文对何云昌的“24小时”系列行为作品进行研究,运用亨利·柏格森的时间“绵延”理论,以作品为基点,横向时间绵延在何云昌艺术创作中的有机联系,进而解读“24小时”在艺术家行为作品中所传达的人文关怀。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静水流深——中晚唐五代宋初书法史之绵延与嬗变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2016年 第4期 126-133页
作者:陈志平暨南大学艺术学院 
中晚唐五代宋初书坛因为经典失坠、取法浅近、层层相因的缘故,整体上表现为衰颓之势,然而字学在沉寂中有演进,笔法在衰颓中有绵延。特别是中唐以后,由于禅宗思想的渗透,传统儒学开始转型,整个文化思潮由雄阔开放而变为精致内敛,书法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史的绵延——对话丁宁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7年 第5期 12-15页
作者:汪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汪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丁老师,您读研究生时学的是文艺理论,后来转向艺术心理学和西方美术史论等。近些年,您的研究视野又从传统的美术史扩展到视觉文化领域。在这个过程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生命的“绵延”——浅谈伯格森的艺术观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20年 第9期 78-79页
作者:程晓捷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伯格森认为生命是意识的“绵延”,艺术是时间的产物,离不开“绵延”。艺术家感受生命“绵延”的运动和变化,从而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时间在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艺术创作赋予无生命的物质符号以生命和意义,艺术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