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综合能力测试"
3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关于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调查与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高校招生》2002年 第2期 54-55页
作者:钱钟南京大学 
1999年开始的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在科目改革上提出了具有创意的目标模式“3+X”。众所周知,3是语文、数学、外语,是必考科目,X是选择科目,由各大学决定,可以是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中的任意一门、二门或多门。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17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收藏 引用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7年 第5期 42-71页
作者:冯春艳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历史试题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 第8期 56-58页
读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完成12~13题。12.对比图5,从图6可以观察到的政治局势变化是(C)A."尊王攘夷" B.楚王问鼎C.三家分晋 D.秦修万里长城13.图7所示艺术盛行的朝代是(D)A.秦 B.隋 C.唐 D.元善于把握机会,通过谈判谋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命题设计思想
收藏 引用
《地理教学》2001年 第2期 35-35页
作者:张亚南 刘鹏教育部考试中心 
一、考试内容与学科能力要求的综合性。“综合能力测试”试题的综合性表现在两方面:考查的内容是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考查的能力是考生对各学科知识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试题既反映了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注重实验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综合考查——2001年高考综合卷(江苏、安徽、福建)物理实验题评析
收藏 引用
《物理通报》2001年 第9期22卷 35-36页
作者:陈勃 陈兆金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安徽芜湖241000 当涂县教研室安徽当涂243100 
2001年高考理科综合卷(江苏、安徽、福建)中的物理实验题,是一道实验设计思想鲜明,考查要点综合性很强的优秀试题。试题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控制实验条件、仪器使用、得出结论等方面,多角度地对考生的实验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课改中生物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研究
收藏 引用
《教育艺术》2008年 第9期 60-61页
作者:王学武河北保定市第三中学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素质教育。目前高考实施中的综合能力测试,目的是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进行新课程改革。综合能力测试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它要求学生能够充分运用数学、物理、化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略谈综合科目考试及其教学
收藏 引用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1年 第5期 38-41页
作者:李兵 
一、综合科目与综合科目考试(一)综合科目的内涵综合科目是指根据建立在高中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原则与思路而为'3+X'高考模式设计的考试科目.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2年秋季本市高校招生方案
收藏 引用
《成才与就业》2002年 第5期 16-18页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教学[1999]3号)的精神,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02年秋季本市普通高校招生方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4年高考历史综合复习新设计:第一部分 历史同步导学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第四单元: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动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 第1期 29-32页
作者:李栋山 李华 陈清锋河南省邓州市二中 
本部分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5、6两章内容。其中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国共合作则是近年来考得最多的内容。命题的特点是:考点分布广泛;重视基础知识:题型包括选择、填空及问答等多种形式。应重点理解并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2004年高考历史综合复习新设计:第一部分 历史同步导学 中国古代史部分--第二单元: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收藏 引用
《中学历史教学》2004年 第1期 67-69页
作者:李栋山 李华 陈清锋河南省邓州市二中 
2003年3月份修订并经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新教材。把“两汉的统治”、“两汉时期的社会经济”两节作为阅读内容。不列入考试范围。新的《教学大纲》则根本没有这些内容,因此,不必过分关注这些内容。本单元也是高考考查较为频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