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绿豆"
99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视图:
排序:
利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及相关性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2012年 第4期38卷 624-631页
作者:刘长友 范保杰 曹志敏 王彦 张志肖 苏秋竹 王素华 田静河北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作物遗传育种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3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以19个绿豆品种(系)为亲本,采用非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及混合线性模型,研究绿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性状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绿豆全生育日数、株高、主茎节数和百粒重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狭义遗传率较高且达极显著水平;单株...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气吸式绿豆密植精量排种器的优化与试验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 第9期28卷 147-157页
作者:韩丹丹 王清 颜君坤 何彬 吕小荣 代顺冬 陈霖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四川雅安625014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成都610300 
针对绿豆作物在高密植条件下播种单粒率低的问题,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川渝绿1号’绿豆品种为研究对象,以工作压力、型孔直径和型孔数量为试验因素,以合格指数、重播指数、漏播指数为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糜子/绿豆间作模式下施氮量对绿豆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2021年 第6期47卷 1175-1187页
作者:党科 宫香伟 吕思明 赵冠 田礼欣 靳飞 杨璞 冯佰利 高小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陕西科学观测试验站陕西杨凌712100 
探讨施氮量对间作条件下绿豆叶片光合特性、氮素特征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西北旱区糜子//绿豆间作模式的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19年在陕西榆林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设糜子间作绿豆(PM)、绿豆单作(SM)2种种植模式,副处理设0(...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绿豆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收藏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 第8期45卷 23-26页
作者:赵雅楠 王颖 张东杰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 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庆163319 
为探究影响绿豆SSR-PCR反应的因素,建立绿豆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绿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鉴定等提供参考。采用正交设计与单因素试验联合分析法,从Mg^(2+)、Taq酶、引物、d NTPs及模板DNA 5个因素对绿豆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年 第3期40卷 20-28页
作者:苏利荣 何铁光 苏天明 李琴 秦芳 李杨瑞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4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530007 
【目的】探讨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绿豆Vigna radiata间作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生长、产量及氮素营养的影响,为甘蔗合理间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计3种种植方式(绿豆单作、甘蔗单作、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3个施氮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92~1993年湖北省绿豆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 第S1期16卷 197-198页
作者:何祥槐 
1、参试品种(系) 品种(系) 来源选育与供种单位 8425 VC1562A系选湖北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8445 VC1562A系选湖北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8405 VC1562A系选湖北省农科院现代化所 VC2917A AVRDC引进筛选湖北省农科院现代化鄂绿2号(CK1) 绿引...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绿豆山药球
收藏 引用
《动漫界(幼教365)》2021年 第26期 8-9页
作者:袁心怡南京大厂好亿佳幼儿园 
马上就要到小暑节气了,天气变得炎热起来。宝宝,你知道吗,炎热的天气不仅会让我们心烦意乱,还会影响人们的食欲呢!宝宝,今天我们做一道清热消暑、健脾和胃的绿豆山药球,恢复食欲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4LZ-2.4S型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农机化研究》2022年 第10期44卷 43-51页
作者:邓兴旭 张涛 唐兴隆 庞有伦 叶芙蓉 林通 罗书强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400716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研究所重庆401329 
为填补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绿豆机械化收获空白,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一种手扶式绿豆联合收获机,主要包括脱粒分离、清选等装置以及行走、集粮和传动系统。同时,对脱粒滚筒和筛网等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及理论分析,确定了部件的结构及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冀北春绿豆种植密度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作物杂志》2012年 第6期 131-134页
作者:高运青 徐东旭 尚启兵 任红晓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 
河北省春绿豆生产主要集中在冀北地区,针对主栽品种张绿1号,采用国外引进的扇形密度试验设计,对其种植密度进行优化研究,以更好的发挥其生产潜力,为冀北春绿豆高产高效提供理论依据。扇形密度试验设计占地面积小,处理多,重复多,可信度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压热法制备绿豆抗性淀粉工艺的优化
收藏 引用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1年 第4期37卷 139-144页
作者:刘以娟 杨晓惠 王芳兵 唐书泽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研究了压热法制备绿豆抗性淀粉(MRS)的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实验比较了不同淀粉乳浓度、压热温度、压热时间、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对MRS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MRS制备参数,建立了各因子与MRS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