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缪斯"
121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艺术家的缪斯:附庸或榜样
收藏 引用
《世界知识画报(上半月)》2022年 第11期 38-44页
作者:张亚萌 不详 维基 Dreamstime 泰特美术馆 
翻阅艺术史,总能在同一时代的名家作品中看到同一张美丽面容,她们被冠以"艺术家的缪斯"之名,同时还是艺术家的保姆、亲戚、朋友或情人……后人乐此不疲地谈论着她们与艺术家之间多为悲剧结局的情爱故事,让她们成为被消费、物...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缪斯之恋
收藏 引用
《海内与海外》2014年 第4期 29-30页
作者:汪国真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中心 
如果说,记者是喉舌,那么,诗人则是缪斯的宠儿。记者的铁肩担的是道义,诗人的笔触讴歌的是深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二者同为人类灵魂的歌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缪斯的宠儿——梁培龙
收藏 引用
《艺术界》1996年 第Z1期 78-79页
作者:方唐 
培龙在80年代默默地跻身于中国画成功者行列,他使人感到惊奇,但不费解。培龙的成功,在于抓住一个水恒的题材,真中的“童稚”,童稚中的真情。 儿童是艺术的一个永恒题材。丰子恺认为成年人的世界是虚伪的世界,这可能有点偏激,但儿童世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缪斯的症状
收藏 引用
《艺术界》2016年 第3期 108-113页
作者:李佳 Orion Martin 
关于缪斯的故事首先是一个语源学的故事。或许回溯某种序列和起源的迷恋仍或多或少地笼罩在这个所谓单向度的时代,即便已经发足前行,我们身后细长的阴影仍拖在历史深而盲的渊薮之上。比历史更久的应该是栖居在奥林波斯山上的众神,它们...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缪斯之子
收藏 引用
《青春》2008年 第S1期 12-21页
作者:黄慧英 
吴建宁,男,1955年生,江苏南京人。现为南京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多次担纲国家重大题材创作任务。主创及编导的大型纪录片《伟人周恩来》、《风雨钟山路》、《新中国重大决策纪实》、《血脉》分获第三、七、八、九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缪斯的眼睛——读《水墨的诗情》和《笔墨氤蕴》
收藏 引用
《美术之友》1999年 第3期 12-13页
作者:张素华 
人生活在这世界上,大概有两种形态最能突破理性的箝制和约束,那就是宗教和艺术,前者使人变得虔诚和迷狂,而后者则让人充分感受到激情和诗性的阳光。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的“缪斯书系”,就是对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的较为全面检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YOSHIKAWA HINA缪斯的化身
收藏 引用
《大舞台》2001年 第15期 6-7页
出生日期:1979年12月21日出生地:东京星座:人马座嗜好:听音乐特征:微笑第一张唱片:《心形眼泪》1997年第一个拍摄的广告:PHS 电话 1996年第—部电视剧演出:《学校不教的事情》1994年第一部电影演出:《濑户内月夜小夜曲》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毕加索与他的缪斯女神
收藏 引用
《中国收藏》2016年 第7期 152-155页
作者:恰乐 
“毕加索:艺术家与他的缪斯女神”主题画展近日在加拿大温哥华美术馆开幕,通过艺术之眼带观众窥进了这位喜欢穿海魂衫的艺术大师与其一众情人的往事。此次展览的规模极富吸引力,40多幅毕加索的艺术生涯代表作悉数亮相。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住在缪斯隔壁
收藏 引用
《世界》2012年 第8期 78-83页
莫斯科名人如云,逝去名人的故居和墓地,将一个原本该是寂静无声和凄凉的逝者世界,变成展示生命美好和艺术魅力的博物馆。在生者与死者之间穿梭,做缪斯的邻居,这道人文风景线勾画出莫斯科独特的艺术天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缪斯的回忆—粉红丝带艺术展”墙美术馆上演
收藏 引用
《东方艺术》2009年 第21期 58-59页
作者:Cissy墙美术馆 
2009年10月18日,《时尚健康》与墙美术馆携手,邀请四位当代女性艺术家蔡锦.姜杰.邢丹文.陈秋林.共同发起的粉红丝带艺术展"缪斯的回忆"。此次展览展出了女性艺术家姜杰的《中芭大堂》、《芭蕾》、《娱乐2006》和《娱乐2007》系列雕塑...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