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美术界"
53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怀念恩师哈孜·艾买提
收藏 引用
美术2018年 第5期 52-58页
作者:买买提·艾依提 廉敏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油画艺委会 不详 
我深心崇敬的恩师哈孜·艾买提先生,给我们留下深切痛惜,于2017年11月26日凌晨,享年84岁在乌鲁木齐与我们永诀!惊悉噩耗之际,业友朋均为中国美术界一大损失而惋惜,哈孜·艾买提先生的陨落,对于我本人以及家庭更是难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术写实与艺术想象
收藏 引用
美术2020年 第4期 83-87页
作者:杨可 张琳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国家画院 
2019年是特别的一年,新中国迎来了她的70华诞,美术界也举办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我们的两张作品有幸分别入选两个重要展览,这是对我们多年来坚持的写实性现实主义绘画艺术追求的一种肯定,也鼓舞我们坚定信心继续沿着这个方向探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尼古拉·菲钦的油画语言与全山石艺术中心的理念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15年 第1期36卷 16-27页
作者:曹意强 
在中国美术界,尼古拉·菲钦[Nicolai Fechin]的名字广为人知。从全山石老师这一辈到我们,都很熟悉他的素描。其精美绝伦的素描曾被数代美术家奉为经典而临摹。尽管如此,对于菲钦其人、其绘画的发展,以及他在艺术史中的地位等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皮囊与骨骼——也谈材料与技术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4年 第4期 9-11页
作者:齐喆广州美术学院 
一段时间以来,以材料的制作性及工艺技巧作为评判标准的风气在美术界有流行的风头,当代的艺术家竞相将自己的作品体量无限放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大师”正义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6年 第12期 54-61页
作者:侯样祥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毫无疑问,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尤其是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从来不曾有过一个词能像今天的“大师”这样极度时髦。它几乎令整个工艺美术行业都为之兴奋,为之倾倒,为之癫狂。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倾家荡产的风险,也要拥有“大师”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绘画艺术中的“意象”问题分析
收藏 引用
《新美术2009年 第1期30卷 106-107页
作者:朱效刚 
随着西方现代美学“移情说”理论的盛行,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已经越来越引起西方艺术理论家的关注;并且伴随时代发展它与艺术各门类之间的关系亦呈现出越来越密切的状态。一个时期以来,美术界对“意象”及“意象”的外延概念也进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李渔的工艺审美视角
收藏 引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12年 第4期 14-16页
作者:董庆涛河南驻马店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李渔的《闲情偶寄》以其"居室部"和"器玩部"论述的系统完整、别致鲜明、情趣盎然而在明清工艺美术界风骚独领。"心为上"的工艺审美视角,"用为先"的工艺审美观,"贵机变"的工艺审美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样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收藏 引用
《长江文艺》2018年 第5期 118-125页
作者:胡莺 
“当代艺术”对于中国的美术界而言,可以说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自1970年代末当代艺术(或当时叫现代艺术)在中国开始发生发展,到1990年代艺术家的出同、迁徙、流动、留守以及艺术创作呈现的不同线索和多样面貌,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孔柏基的油画艺术
收藏 引用
《戏剧艺术》2015年 第1期 I0001-I0004页
作者:徐明德 
孔柏基1950年代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70年代末担任舞台美术系主任。他是美术界“上戏现象”的又一闪光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中国标准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07年 第9期 20-21页
作者:余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近年来,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讨论正成为美术界关注的热点,特别是在2006年3月31日,纽约苏富比那场“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专场”的成功,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具有历史意义,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拍出了比西方在世的大师作品还高的价格,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