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美术革命"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视图:
排序:
“五四”语境下陈独秀的“美术革命”论
收藏 引用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年 第3期35卷 104-108页
作者:范本勤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淮南232001 
陈独秀在《美术革命》一文中提出了"美术革命"的观点,将"王画"作为革命的对象,并主张用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作为"新文化运动"一部分的美术革命,与其他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一起,受到民初否定传统、全面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术革命”与西画“再启蒙”
收藏 引用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 第2期23卷 79-83页
作者:范本勤淮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安徽淮南232038 
美术革命》是吕澂与陈独秀的两篇互为通讯的文章,他们都在文中提出了“美术革命”主张。目前学界对“美术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与中国画变革的关联上。将“美术革命”论置于历史上下文中,考察其思想来源,可以发现,“美术革命”...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弘扬五四美术革命精神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07年 第10期 110-页
作者:于长敏桂林工学院艺术设计系 
  1919年的五四运动距今将近九十年,是当年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该运动波及新文学运动和新美术革命.清朝末年最后十年的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重要阶段,是点燃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火种.通过五四美术革命,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革命美术到主流美术——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与发展人类新型艺术形态的探索
收藏 引用
美术2011年 第7期 80-87页
作者:尚辉<美术>杂志 
“十月革命”的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给中国送来了革命美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早在1918年主编《新青年》时,就提出打倒传统的画学正宗、采用洋画写实精神的“美术革命”主张。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摄影-绘画”: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跨媒介通路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25年 第1期 123-133页
作者:王嫣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摄影传入中国,一方面促进了视觉文化领域的科学写实主义发展,另一方面也引入了最新的艺术思潮和画意摄影运动。陈师曾和丰子恺等人受到日本画意摄影运动的影响,采用“趣味”和“修养”等画学传统术语,在绘画与摄影之间建立起艺术媒介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驰骋在革命美术与诗歌之间——新四军文艺战士芦芒的跨界创作
收藏 引用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4年 第3期38卷 74-79页
作者:孙晓东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盐城224002 
芦芒是新四军中为数不多的进行跨界创作的革命文艺工作者。他穿行于美术与诗歌领域,用手中的刻刀和笔创作出了大量的木刻版画和诗歌作品,配合和服务当时的宣传文化工作。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通过创作中审美主体的互换,实现了诗歌与美术彼...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美术、工艺与工业制图——汪亚尘与晚清民初“图画”观念的演变
收藏 引用
《艺术学研究》2025年 第1期 134-144页
作者:高逸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图画”是中国近现代美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认为,“美术”是清末民初美育的关键科目,但“图画”因与现代观念中以平面绘画为主的“美术”相似,而未能得到充分理解。清末,在张之洞等人的推动下,“图画科”成为学堂教育体系中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美术转向
收藏 引用
美术2019年 第5期617卷 18-22,17页
作者:封钰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现代美术转向,是建立在社会总体变迁中艺术创作、教育和思想革命的结构性转向。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提供了整体现代性方案,同时也决定了美术转向的整体框架、先天使命和生长空间。正是因为中国现代美术的特殊起点,不同的思想家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世界性语言的对话——读苏立文教授的《东西方美术的交流》
收藏 引用
美术1999年 第2期 79-80页
作者: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 
人类渴望互相了解,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神往于遥远、陌生而新奇的异国事物。这就需要一种世界性语言,以便东西方不同民族的人们用来交流和对话。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在他的名著《东西方美术的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国立艺专时期(1928—1949)
收藏 引用
《新美术1998年 第1期19卷 6-14页
作者:范景中 
1998年3月26日,是中国第一所国立艺术学院的70诞辰。在70年前的今天,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卓越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孤山罗苑举行的开学典礼上豪迈地宣布: 大学院在西湖设立艺术院,创造美,使以后的人都改其迷信的心为爱美的心,藉以真正...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