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美术革命"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视图:
排序:
从“世纪之辩”看当代笔墨创新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2016年 第9期 120-121页
作者:屈菁 屈健西北大学艺术学院 
20世纪末,由画家吴冠中“笔墨等于零”的艺术观点而引发的他与画家张仃“守住中国画的底线”的思想对撞,引发了持续十数年、参与人数众多的关于中国画笔墨问题的“世纪之辩”,被认为是近百年来继20世纪上半叶“美术革命”、50年代初...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八五”美术新潮的神化与妖魔化(外一篇)
收藏 引用
《天涯》2008年 第1期 166-172,1页
作者:管郁达 
针对当前将"八五"美术新潮神化、精英化和殿堂化的趋势,作者提出了严厉批评。作者肯定了"八五"时期艺术家们执着追求艺术理想的激情,和他们为中国艺术现代性所做的开创性贡献,同时批判了当下行会保守主义与资本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艺术的国美之路
收藏 引用
美术2018年 第5期 6-7页
作者:许江中国文联 中国美协 中国美术学院 
20世纪初蔡元培提出的“以美育代宗教”和吕潋、陈独秀有关“美术革命”的思想先觉,都最终落脚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建立。中国现代美术教育通过全面引进西方美术教育而开始了面向民众的大众审美、面向民族的传统改良和面向社会的现实...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吕澂在上海美专:1920-1921年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2年 第1期 4-12,I0011页
作者:钟金刘海粟美术馆上海200050 
本文试图厘清吕澂担任上海美专教务长的前因后果及影响,通过考察吕澂“美术革命”的观点、上海美专的教学内容以及《美术》主编工作等,指出吕澂是在上海美专现代学科建设与学校转型初期阶段,起重要作用的成员之一。故对吕澂在上海美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1919:《新青年》与一场未遂的“革命
收藏 引用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 第4期31卷 84-90页
作者:胡荣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上海200083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划发起者,《新青年》同人(陈独秀、蔡元培、鲁迅等)在倡导"文学革命"的同时,对于另一场虽经提出但未能贯彻实现的"美术革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对这场未遂&qu...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王翚艺术中的“摹古”其社会地位的转变
收藏 引用
美术研究》2016年 第3期 83-87页
作者:沈莹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博士100144 
"摹古以乱真"的能力充分体现了王翚的绘画造诣,是其得以扬名的基础。"摹古"既是方法,又是观念,但却非一种风格,王翚大量以"仿"为名的作品实际上却只是托古以表今,即以古之名,观今之态,体现出个人的对精...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妖术/技术/美术: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摄影的历史语境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2019年 第2期 5-9页
作者:董丽慧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19世纪中叶,摄影术随西方殖民者、商人及摄影师传入中国。19世纪下半叶,作为西方文化及民主政治变化的表征,摄影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将摄影的重要性提升到可用于实业救国的西方先进科技之一。到20世纪2...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现代派美术不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主流——谈近年中国现代美术研究中的某种倾向
收藏 引用
美术1995年 第5期 64-67页
作者:陈瑞林 
近年来,在研究中国现代美术的热潮中,存在着一种夸大西方现代美术对于中国现代美术的影响,甚至将接受西方现代派美术影响的中国现代派美术当作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主流的倾向。在一些文章和著作中,作者有意无意地将“五四”新美术运动、3...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百年美术 思潮回望
收藏 引用
美术2000年 第12期 54-56页
作者:梁江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0年8月,二十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一个以百年敦煌为主题的展览牵动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心。长达数十天的展期,涌进中国历史博物馆观展的人流如鲫,惊叹和唏嘘之声不绝于耳。在我所见所历的各种展览中,气氛凝重如此的从未之见。 一百年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现代美术救国思潮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 第2期 97-104页
作者:陈池瑜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美术思潮,除影响深远的美术革命(国画改良)思潮及风行一时的现代主义美术思潮外,美术救国思潮是贯穿20世纪前50年的一股强大思潮,这股思潮同中国人民的反抗外侮、追求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紧密结合,因而具有鲜明的...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