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群体改良"
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改良S_1后代轮回选择在玉米群体改良中应用的研究 Ⅱ.群体方差、配合力及杂交优势
收藏 引用
《作物学报》1996年 第4期22卷 465-469页
作者:彭泽斌 刘新芝 陈彦惠 刘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 河南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河南郑州500052 陕西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 
改良S_1轮回选择完成了对中综3号三轮改良,并选择5个测验种,通过NCⅡ交配设计,对改良群体的遗传方差,配合力,杂种优势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法克服了S_1选择法遗传方差下降过快的缺点,对一般配合力具有显著的改良效果。经三...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部分CIMMYT玉米群体改良与利用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 第1期39卷 13-18页
作者:曹士亮 金益 董玲 于天江 王振华 张林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哈尔滨150030 
采用NCⅡ设计,以6个代表我国主要玉米种质的自交系为测验种与来自CIMMYT并经过初步改良的4个群体杂交,通过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以明确其进一步改良与利用的方向。结果表明:①可以将Pob45群体导入Reid种质,Pob45改良系×Lancaster...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不同种质渗入对2个玉米复合群体改良效果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年 第3期22卷 800-806页
作者:杨致远 唐娟 赵鑫哲 张丰屹 刘文娟 李明顺 张德贵 李新海 雍洪军 兰海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08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成都611130 开鲁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内蒙古通辽028400 
为进一步提高玉米复合群体改良效率,本研究采用NCII遗传交配设计,以中群15、中群16、W9706和四144为测验种,与4个综合种配制16个测交组合。以郑单958为对照,采用不完全区组设计,在河南新乡和山东济南鉴定并分析不同种质渗入玉米复合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主要玉米改良群体杂种优势组合模式的初步评价
收藏 引用
《华北农学报》2002年 第4期17卷 30-36页
作者:陈彦惠 张世煌 吴连成 王铁固 李明顺 邓凌伟 张明友 白锦雯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450002 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北京100081 河南省郑州市农科所河南郑州450003 焦作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焦作454003 
以13个玉米改良群体和4个标准测验种为材料,采用NCⅡ遗传设计,测定并分析了群体产量配合力、杂种优势、杂优模式和农艺性状。结果表明,WBM C4、豫综5号、辽旅综群、中群14 黄综群5个群体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在群体与测验种的52个杂交...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4个CIMMYT玉米热带种质直接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玉米科学》2005年 第4期13卷 27-29,33页
作者:高世斌 潘光堂 胡尔良 张继海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四川雅安625014 
参照NCⅡ设计,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遗传分析方法,对4个CIMMYT群体进行了群体遗传效应与应用潜力分析。结果表明,4个群体与5个测交系共20个组合的平均单株产量中有13个超过对照川单25;StayGreen-Y群体的加性效应显著高于Tuxpeno、Poo...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用混合法进行小麦轮回选择若干问题的刍议
收藏 引用
《北京农学院学报》1993年 第1期8卷 7-10页
作者:孙家柱 朱维云 薛民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100081 
近些年来小麦品种遗传基础狭窄,抗源单一化现象越来越突出,能否通过轮回选择法选育遗传基础广泛,适应性广的品种呢?我国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和鉴定(邓景扬等1982),为这设想更方便地实施奠定了基础。八十年代以来不少学者曾为小麦设计...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Tal小麦开放授粉特性与组群方法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东北农业科学》1985年 第2期37卷 17-22页
作者:武克忠 王进先 李丽君 姜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 
太谷核不育小麦(以下简称Tal小麦)的发现,使小麦互交有了可能,为在小麦中开展轮回选择进行群体改良创造了条件。许多育种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轮选方案,很多单位开展了小麦群体改良。由于Tal小麦发现、鉴定时间不长,有关在轮选中应用的研...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