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考古遗存"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考古遗存中的魏晋南北朝隋代佛教玻璃器
收藏 引用
《中国美术研究》2016年 第3期 60-66,45页
作者:张晶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玻璃器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表现对象与装饰载体。魏晋南北朝至隋代佛教大兴,外来玻璃器皿伴随佛教文化和其他异域文化进入中国,开启了中国玻璃艺术的新篇章。文章选取唐代以前的考古资料中跟佛教相关的玻璃器皿,进行梳理和比对研究,通过...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疆史前考古遗存中人偶崇拜及相关问题初探
收藏 引用
《新疆艺术(汉文)》2021年 第3期 32-37页
作者:刘维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人类具有精神自救的本能。当无法用逻辑解释身处的世界,无法摆脱疾病、死亡和灾祸的困扰,便祈求有强大的超自然的力量来帮助化解,以获得心理慰藉和解脱,于是产生了灵魂观念。最初,万物有灵,一切自然物皆有可能因某种特质被原始先民视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畔的晚唐突厥系—九姓回鹘部落考古遗存
收藏 引用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 第1期8卷 59-61页
作者:阿布利特.卡玛洛夫东方文化研究院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050000 
历史上,九姓回鹘部落在中唐突厥汗国衰落之后,曾经一度建立称霸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的回鹘汗国。考证晚唐(公元9、10世纪左右)贝加尔湖畔的游牧民族考古遗迹的归属后,认为公元840年在吐蕃和(黠)嘎斯部落的侵略下回鹘汗国崩溃;其中一部迁...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部从现代看过去的民族考古学著述——伊思·荷德《从现代看过去》读后
收藏 引用
《东南文化》1991年 第2期 318-321页
作者:容观■中山大学人类学系 
随着本世纪60年代新考古学的兴起,在考古学领域里,欧美的研究者不断地开拓民族考古学这一分支研究.英国剑桥大学考古学家伊思·荷德(Ian Hodder)就是其中富有声誉的一位.据统计,近十年来,荷德先后出版了专著三本,与他人合著二本,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论西藏岩画的风格特征和美学价值
收藏 引用
《美术大观》2010年 第10期 30-31页
作者:黄平 霍守义江苏泰州师专美术系 西藏大学艺术学院 
岩画在英文中表述为Roekart或Petro-glyph、Roekpainting等,意即"岩石艺术"或"岩石绘画"。而古代岩画,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类考古遗存,是古代人类记录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是人类最初的一种传达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也...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各历史时期考古精品集萃——“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品选(下)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10年 第3期 24-39页
作者:陈静首都博物馆 
人类世世代代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我们从何而来,到哪而去?考古学正是引领人类一步一步走向探索自身源流理想彼岸的诺亚方舟。《千古探秘——考古与发现》展览的内容设计,是通过考古发掘出来的不同时代考古遗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奥库涅夫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收藏 引用
《三代考古2021年 第1期 647-675页
作者:王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公元前3千纪中期至公元前2千纪初期,是南西伯利亚早期金属时代考古学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早期青铜时代(或青铜时代早期)^([1])。与之前的早期金属时代初期阶段相比,该时期考古遗存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主要表现在诸考古学...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人神沟通的桥梁与使者——从神兽攀树纹金箔饰谈起
收藏 引用
《文物天地》2021年 第8期 82-84页
作者:刘维玉不详 
新疆早期考古遗存中保存了不少表现萨满通天题材的遗物,乌苏四棵树墓群出土的神兽攀树纹金箔饰和阿勒泰地区分布的典型鹿石便是其中的代表,二者均将萨满仪式中重要的角色——"通天媒介"与"灵魂使者"进行了艺术化呈...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艺文快讯(二)
收藏 引用
《西藏艺术研究》1996年 第1期 25-25页
作者:达·雪霞 
西藏发现史前青稞碳化粒,将农耕史提前近15个世纪 1994年7月北京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专家会同西藏自治区及山南地区文物工作者,对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中部贡嘎县昌果遗址进行试挖掘,出土了大量陶器和石器,经考证确定为距今约3500——400O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