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联语"
8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联语趣谈
收藏 引用
《华夏文化》1995年 第2期 42-43页
作者:尤磊西北大学城资系 
联语趣谈尤磊对又称楹、对子、联语,与诗为近,但终究不同于诗。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灵活鲜明,雅俗共赏,能写景,能抒情,能言志,能记史,能褒贬,能慨叹,能讽刺,能鞭挞,故而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世说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海外华埠联语
收藏 引用
《中国书画》2004年 第6期 133-133,132页
作者:高建民 
世界各地炎黄子孙聚居的唐人街,从居屋住宅、商店餐馆到社团会馆、牌坊祠亭,皆可见到中国特有的传统汉字楹。它既继承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特色,又表达了海外华人对故国桑梓的思乡情怀。兹选录如次,特供欣赏。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钟体志《澡雪堂联语》初探
收藏 引用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1年 第1期 182-193页
作者:景常春四川省楹联学会 
联语,又称楹、对、楹帖等,属于实用文体,是中国传统文化奇葩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古典文化的一种形式。如庙堂祠宇、殿阁楼台、官署家园、商场市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诗苍人不老 句奥意翻新——《思无邪集——范曾自书联语》新书发布会暨“甲辰范曾诗文书画研讨会”摘要
收藏 引用
《荣宝斋》2024年 第5期 190-217页
作者:李德良(整理) 杨公拓(整理)不详 
二○二四年三月二日,荣宝斋有限公司隆重举办范曾《思无邪集——范曾自书联语》新书发布会暨“甲辰范曾诗文书画研讨会”。会议由荣宝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唐辉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刘波分别主持,在会议上先后发言的主要专家、学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刘韫良及其《壶隐斋联语类编》
收藏 引用
《贵州文史丛刊》2000年 第3期 79-81页
作者:赏雪贵阳市志办 
贵州地处祖国西南,昔日被视为“蛮荒之地”,因而贵州文化艺术往往被忽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收录全国各地楹的专书,录载贵州的联语寥寥无几;一些论专著,“名”中没有贵州的份,撰大家亦无一人是贵州人。最近,贵阳市...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张伯驹联语与诗钟研究--以《张伯驹联语与诗钟集注》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韵文学刊》2021年 第3期35卷 56-60页
作者:张恩岭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研究中心河南周口466001 
联语、诗钟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特殊形式的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但诗钟在现当代已近于失传了。张伯驹先生是卓越的诗词大家,也是联语、诗钟创作的大家。张伯驹的联语、诗钟作品散见于他的一些文章和给友人的作品中。《张伯驹联语...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安徽名人联语撷趣
收藏 引用
《江淮文史》2001年 第4期 104-108页
作者:鲁夫 
安徽省山青水秀,幅员辽阔,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而对又是集言、音韵、对仗、意境、书法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因之许多名人与联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中撷取若干趣话,可窥见安徽名人风采之一斑。凤阳人朱元璋由农民起义领袖成为君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学对促学习 作联语提境界
收藏 引用
《初中生辅导》2022年 第30期 13-15页
作者:王月娇江苏省盐城亭湖新区初级中学 
是中国言艺术的精粹,常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最浓郁的汉字美感,带给人以最丰富的思想启迪。初中文教材中涉及相当一部分对内容,旨在强化同学们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培养汉字词句运用能力。不少人将对称作文字游戏,事实上它不仅...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范伯子联语论略
收藏 引用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 第4期42卷 84-91页
作者:黄伟南通大学范曾艺术馆江苏南通226019 
在晚清诗坛上,"涕泪间皆天地民物"的范伯子,以震荡开阖、变化无方的诗歌成就奠定其雄视江表的诗坛地位,虽为布衣而名满天下。在诗文创作之余,范伯子凭藉着精湛的文化素养与深厚的诗词功底,于联语创作方面也取得极高的成就。...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明湖居听书》水仙祠联语探源
收藏 引用
《现代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 第7期 43-44页
作者:郑莹上海大学文学院200444 
《阳湖居听书》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老残在游历济南时听大鼓书艺人王小玉说书的情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本文将重点选取文中水仙祠一进行分析,在考探其源的同时品味文章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底蕴。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