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聚酰亚胺"
363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视图:
排序:
聚酰亚胺基柔性神经微电极的优化
收藏 引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 第7期44卷 85-89页
作者:朱壮晖 周亮 周洪波 李刚 孙晓娜 沈念 朱琳 赵建龙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50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200030 
对一种聚酰亚胺基柔性神经微电极进行了结构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优化.针对动物视网膜的刺激,设计制作了具有固定通孔结构的柔性神经微电极.在制作工艺方面,使用空气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以增强金属层的黏附性,降低了微电极的界面阻抗,增强了...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的电子/紫外辐照效应及机理分析
收藏 引用
《材料导报》2022年 第22期36卷 157-164页
作者:孙承月 郭鑫鑫 吴忧 曹争利 王豪 琚丹丹 王岩 吴宜勇哈尔滨工业大学空间环境与物质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01 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627 西安航天化学动力有限公司西安710511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201109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100094 
开展气凝胶多孔材料在空间辐照环境下的损伤行为及性能退化规律的研究是拓展其空间应用的重要基础,可为其在轨性能的预测提供合理的理论依据。本工作通过对比聚酰亚胺(PI)气凝胶辐照前后的热稳定性及导热能力,结合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薄膜局部放电频致拐点现象及形成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7年 第9期37卷 2750-2758页
作者:刘涛 李庆民 黄旭炜 韩帅 鲁杨飞 鲁旭 王忠东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市昌平区102206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100192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石景山供电公司北京市石景山区100043 曼彻斯特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局部放电是导致高频电力变压器绝缘劣化和失效的重要因素,为准确评估高频正弦波形下电压频率和温度对局部放电特性的影响,设计了高频局部放电测试系统,研究了聚酰亚胺薄膜在不同电压频率(0.5~40k Hz)和温度(30~200℃)下的局部放电相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表面纳米复合层构筑及其抑制强电磁场诱发真空沿面放电机理
收藏 引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3年 第12期43卷 4840-4850页
作者:杨雄 周润东 杨宁 黄昆 王超 李文栋 宋佰鹏 张冠军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西安市710049 电网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74 
航天器运行在恶劣的空间环境中容易引发充放电现象,而叠加电磁场会导致其在较低的充电电位下发生放电,严重威胁航天器的安全运行。为揭示强电磁场诱发真空沿面放电的机理并提出抑制方法,该文采用离子交换方法对聚酰亚胺(polyimide,PI)...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阳离子染料载体染色性能
收藏 引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年 第4期35卷 52-56页
作者:邵冬燕 林怡漫 杜金梅 许长海 王鸿博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122 
以阳离子蓝SD-GSL染料和载体PEA在高温高压下对聚酰亚胺织物进行染色,研究高性能聚酰亚胺纤维的染色性能。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载体、电解质和pH值3个染色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载体和电解质的加入可以提高聚酰亚胺的染色性能,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取向稳定性的研究
收藏 引用
《高技术通讯》2007年 第3期17卷 283-287页
作者:邱凤仙 周钰明 刘举正 张旭苹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镇江212013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210096 南京大学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南京210093 
以5,5’-(六氟异丙基)-二-(2-氨基苯酚)(6FHP)和4,4’-(六氟异丙基)-苯二酸酐(6FDA)或均苯四甲酸酐(PMDA)为单体,合成了含氟聚酰亚胺。采用溶胶-凝胶法得到了不同无机组分含量的热稳定性高的杂化材料,测定了它们的电光系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多层结构设计的高储能密度氧化石墨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21年 第8期42卷 2694-2700页
作者:朱德帅 赵剑英 杨正慧 郭海泉 高连勋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淄博255049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高分子复合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2 
采用逐层涂布、分层控制固化程度的方法,利用聚酰胺酸(PAA,聚酰亚胺前体)溶液和含有氧化石墨烯(GO)的PAA溶液制备了一系列由高绝缘性PI层与GO@PI介电层交替组合而成的界面清晰且紧密衔接的多层复合薄膜.通过调控介电层中GO含量及分层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设计筛选耐高温易加工聚酰亚胺
收藏 引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1年 第1期37卷 51-58,66页
作者:张宋奇 朱峻立 王立权 林嘉平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先进聚合物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37 
聚酰亚胺(PI)树脂在航天航空工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被要求其兼具热稳定性和良好的加工性。但是,在耐热性能提高的同时,PI的加工性能通常会变差,这种矛盾加大了树脂设计与研发的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两步法筛选策略,...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基于AC729RTM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发动机舱尾区结构研制与验证
收藏 引用
《复合材料学报》2022年 第6期39卷 2631-2638页
作者:张庆茂 金东升 甘建 张朋 包建文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成都610041 航空工业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北京100088 
针对某飞行器钛合金发动机舱尾区结构在应用中存在的结构变形、重量问题及高温环境需求,以耐温等级为350℃的AC729RTM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设计选材,开展了某飞机发动机舱尾区结构复合材料代替钛合金结构设计,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动态可持续聚酰亚胺电介质材料应用与进展
收藏 引用
《工程科学与技术》2023年 第3期55卷 30-39页
作者:万宝全 查俊伟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聚酰亚胺(PI)电介质兼具优异的电气和机械性能以及高热、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是绝缘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更加需要材料在损伤后能够修复、回收等,以实现...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