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聚酰亚胺"
363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视图:
排序:
B_4C_P/PI聚酰亚胺复合薄膜耐高温及热中子辐照屏蔽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材料工程》2018年 第3期46卷 48-54页
作者:李晓敏 吴菊英 唐昶宇 袁萍 邢涛 张凯 梅军 黄渝鸿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成都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成都610200 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南昌330031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四川绵阳621900 
以耐高温型聚酰亚胺为基体,微米碳化硼(B_4C)为热中子吸收剂,采用粉体表面改性及超声湿混-热亚胺化成膜工艺成功制备了一系列B_4CP/PI聚酰亚胺复合薄膜,重点探讨了不同B_4C含量条件下复合薄膜的耐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以及不同B_4C含量、不...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二硫化钼/硫化锌纳米粉体的制备及其改性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摩擦学学报》2022年 第2期42卷 265-274页
作者:何国荣 袁军亚 李勇 吴良飞 门学虎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北京100049 
采用一步水热法设计制备了二硫化钼/硫化锌(MoS_(2)/ZnS)纳米杂化体,并利用热压成型技术得到聚酰亚胺/二硫化钼/硫化锌(PI/MoS_(2)/ZnS)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以及光电子能谱仪对所制备材料的形貌...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气凝胶从制备到应用
收藏 引用
《高分子通报》2023年 第8期36卷 959-967页
作者:李猛猛 武靖洲 张清华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1620 
聚酰亚胺气凝胶集聚酰亚胺的机械性能优异、耐高低温稳定性好、低介电等特性与气凝胶的孔隙率高、密度低、低热导率等特性于一体,在航空航天、军用装备、消防安全等高精尖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聚酰亚胺气凝胶化学结构设计、制备工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改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23年 第6期41卷 1033-1040页
作者:刘福华 明白 李轩 柴悦 张晓燕 来升 田进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四川宜宾644003 四川轻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自贡643000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77 西安长峰机电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本文从分子结构的摩擦学改性、表面改性、共混改性和复合改性综述了聚酰亚胺及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改性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我国聚酰亚胺摩擦材料的发展现状,为高性能聚合物基摩擦材料的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粘胶山羊绒18.5 tex半竹节AB纱的研发
收藏 引用
《棉纺织技术》2020年 第11期48卷 25-28页
作者:刘梅城 穆征 洪杰 秦小伟 姜琦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1 
探讨聚酰亚胺/粘胶/山羊绒40/40/2018.5 tex半竹节AB纱的纺制工艺要点。基于竹节纱、赛络纺、段彩纱等纺纱技术与纱线结构的研究,提出了半竹节AB纱的设计。采用聚酰亚胺、山羊绒、粘胶3种纤维进行组合,通过功能与色彩配置设计了聚酰亚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渗透汽化膜改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塑料》2011年 第2期25卷 7-12页
作者:叶宏 冯旭东 梁海燕 于群 石胜鹏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4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100013 
详细综述了用于渗透汽化分离的聚酰亚胺膜的改性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共聚(改变主链结构、侧基结构和引入特殊功能性单体)、填充(无机物填充和有机物填充)、交联、共混以及表面改性5种改性方法,包括其反应原理、设计思路以及对聚酰亚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电容式湿敏元件的研制
收藏 引用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 第4期36卷 554-557页
作者:周海文 吴孙桃 杨松鹤 吴荣华 陈议明厦门大学物理学系 
在硅基片上,采用集成电路工艺制作成有上下电极结构的以聚酰亚胺介质薄膜作为感湿膜的电容式湿度敏感元件,上电极有六种不同设计.对所研制的敏感元件进行感湿特性、温度特性、响应特性的测量,并分析讨论了测量结果.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复合储能电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绝缘材料》2021年 第11期54卷 23-33页
作者:万宝全 郑明胜 查俊伟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100083 
具有高击穿、低损耗、高柔性、低成本等优点的介电高分子材料在薄膜电容器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偏低的储能密度以及较差的热稳定性限制了其在高温工作环境中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以聚酰亚胺为基体的介质储能材料及提高储能特...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酰亚胺增韧改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塑料》2018年 第9期32卷 9-16页
作者:王凯歌 曹新鑫 吴梦林 菅珂婕 何小芳河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对聚酰亚胺(PI)增韧的研究进展,对超支化增韧、柔性基团增韧、二胺二酐增韧及结构改性进行了概述。超支化分子具有高度支化的三维立体结构和更多的端基,可降低分子链的纠缠;柔性基团可提高分子链的柔顺性,两者均可提...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具有定向电荷传递能力的晶态线型聚酰亚胺材料驱动光催化CO_(2)还原
收藏 引用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2023年 第6期49卷 152-159页
作者:李慧珍 陈艳蕾 牛青 王小凤 刘哲源 毕进红 于岩 李留义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态材料先进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108 福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利用太阳能和半导体催化材料将CO_(2)还原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含碳化学品为解决能源危机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解决方案.目前半导体光催化CO_(2)还原的效率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光激发的载流子复合严重等问题导致的.探索有效策略来增强半...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