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检索结果

检索条件"主题词=臧棣"
17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视图:
排序:
“个体诗学”的内涵与建构——以臧棣为例
收藏 引用
《海峡人文学刊》2023年 第3期3卷 96-103,159页
作者:余文翰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中国香港999077 
20世纪90年代唐晓渡提出了“个体诗学”这一当代诗学中的重要概念。本文自臧棣的诗歌创作与批评经历出发,讨论其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诗学系统”,分析他在“当代诗”的写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中介性的语言品质,并通过无中心结构与无主题...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穿梭于地面的技艺——臧棣诗歌论
收藏 引用
《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 第3期 21-28页
作者:张桃洲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如果拿臧棣本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时代的诗歌都会选择一些独特的诗人,作为折射它自身所隐含的深邃的艺术内涵的一面镜子”——来观察他迄今为止的诗篇的话,我们同样可以说,臧棣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位诗人。不过不是“一面...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作为语言的诗——臧棣“丛书诗”的艺术历险论
收藏 引用
《诗探索》2014年 第1期 140-150页
作者:余文翰香港城市大学 
“这是生存的欢乐:野火或者野草。/互相联系,壮观在秘密的激励中。/不解释就能发电,浑身怕过谁呵。”①(《革命的诗经丛书》)——在诗歌的咀嚼当中,世界只充当自我的破绽,诗人则意味着现场。风景所敞开的,是“充盈”的自觉性。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蛙泳教练在前妻的面前似醉非醉”——臧棣诗歌论
收藏 引用
《诗探索》2010年 第7期 170-183页
作者:陈仲义 
每一个时代的诗歌都会选择一些独特的诗人,作为折射它自身所隐含的深邃的艺术内涵的一面镜子"作为新世纪以来争议与瞩目并存的诗人臧棣,是不是能够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他的诗歌写作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向度和方式?有人指责他,充其量是...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臧棣的《新建议》
收藏 引用
《诗探索》2000年 第3期 60-74页
作者:西渡 
这不是一首一般意义上的抒情诗,因为我们很难用感情来解释这样一首诗的动机;这也不是一首教谕诗,虽然它的标题似乎含有某种教谕的味道;它的语气像一首自我沉思的诗,但正如它的标题所暗示的,诗中含有一个潜在的对话结构。在诗中起...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中国当下十诗人读解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15年 第2期 63-68页
作者:张远伦<红岩>文学杂志社 
近年来,对诗歌个人性的推崇使得诗人辨识度越来越高,不同的诗人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柏桦擅长消解一些历史沉淀和个人喜恶,直接进入审视对象的艺术气质和生活逸兴,他的作品具有与时空对抗的撕裂感。于坚是一个至今看不到最后深度的诗...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视觉现代性:新诗研究的新视野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2021年 第6期 138-141页
作者:张德明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在当代诗学界对中国新诗的艺术内涵和精神品质加以探讨的学术话语中,"现代性"无疑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关键词,如臧棣曾指出:"新诗对现代性的追求——这一宏大的现象本身已自足地构成一种新的诗歌传统的历史。"(1)唐晓...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新媒体时代的诗歌奇观--2015年诗歌综述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6年 第1期 22-30页
作者:师力斌《北京文学》 
若论2015年诗歌,首先是这样两个热词:工人的诗,农民的诗。打工工人的诗和农民余秀华的诗,"工农"率先在诗歌中被重新发现。其次,"诗歌活动"替代"诗歌运动"成为诗歌运作新的历史特征。再次是优秀诗歌重启"我与我们"的对话。第四...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混搭”现场与当代诗的文化公共性
收藏 引用
《艺术评论》2015年 第9期 14-19页
作者:姜涛北京大学中文系 
据说,诗歌与生活之间存在“古老的敌意”,现代诗一向边缘的处境,也反复印证了这一点。久而久之,分化的社会结构也内化为稳定的认识装置,诗的作者和读者倾向于认为诗意的世界,原本就是社会网格之外的一块飞地,同时也自动豁免了现实关系...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微观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学》2015年 第4期 6-7页
@鬼金-mn5避免滑入一种惯性的思维和语感中,我在寻找可能的却是日常的陌生。某种惯性会伤害文字的尊严的。我想。@城与年记忆中有许多印象、感受、感觉性的东西,叙事部分不难,难的是将叙事中如岩石的矿藏的印象、感觉、心理澄清分解出...
来源:详细信息评论
聚类工具 回到顶部